114、结局二(2/4)
“前些日子,那孟拾遗听说殿下要嫁吐蕃的事情特意前来求见,茗礼姑娘可是连门都未开呢。”
“嫁吐蕃?”荀安回头。
他自去了牙帮东家的身份后,几乎不再出元盈观,因而也不过是那日偶听闻茗礼说吐蕃求亲一事,以为一年过去早已作罢,却不想事态竟发展于此。
“是啊,殿下自己也没作什么反驳,如今朝中皆默认殿下是允了此事了。”花园子低下头继续清理泥土,“我还听闻,圣人为了阻止此事,暗暗在朝中清贵中要替殿下寻夫婿,寻了夫婿,殿下便不会嫁到偏远地去了。我瞧着这诸多人中,唯独卢少卿能被殿下瞧得上眼,若是殿下点头,圣人许就要成了这桩婚事。”
荀安垂下眸,暗暗握紧了拳。
“荀六,荀六,你想什么呢?”花园子见荀安不语,抬头问,“难不成,你想当驸马?”
荀安拿起一旁的短铲,落进土里。
泥腥上翻,他比平日里要更用力些。
“你这怪性子,平日里也不见你多说一句,问你也不答,真是个怪人。”
荀安翻土的动作愈来愈快,至后来,直接将短铲刀一扔,起身朝廊下走去。
“荀六?”后面花园子喊了一声,“做什么去?”
他置若罔闻沿着廊下,至照壁前停了下来。
“卢公,殿下既应了,想来此事便是不会再改了。”荀安往树影后一藏。
茗礼在前,卢昉在后。
“茗礼姑娘放心,我定不会辜负殿下。”卢昉回得温声。
“那卢公便回去赶紧准备吧,日子虽紧了些,但要准备的却有许多。”茗礼语重心长。
荀安暗暗闭上了眼睛,他想要抬步往外走一步,只见到绯红官服从廊下缓过,最后还是把脚缩了回来。
卢昉进士出身,相貌端正,为官又清正廉洁,那一身红色官服耀目,若衬玉色,应该是最好的相配。
他垂下眸。
他又算什么呢?他如今只是一个服刑的罪人,也许一生都不得宽恕。
他怎么会奢望,又如何敢奢望。
那样的明月,远远看了一眼就好了。
他转过身,朝原路走去。
那日后,卢昉来元盈观的次数愈发频繁。
荀安只是远远躲在角落里看着,每次都是茗礼迎了进来,再由茗礼迎了出去。
他种下的桐木开了第一季的花,花朵愈盛烈,便将枝干压垂了下来,然后最早开的尽数落下去。
白色的花朵于枝头是盛雪,而落水里便成了玉盏。
藕池还没生出莲叶,只有落了的桐花许多漂浮在水上。
今日是满月,荀安坐在池旁,那片池安静得像是一面镜子,缺了一角的月亮倒映在水里,触手可及。
他今日喝了些酒,但他素来缺痛感,至于有没有醉意,其实他自己也分不清。
月亮近在咫尺,他盯了一会,然后脚先踏进了水中,衣衫便浮了起来。
月亮在前方,他又往池水中迈了一步。
“荀安。”那月亮好像与他说话了,他歪了歪头。
“你在水里做什么?”不是月亮说话,似乎是身后有人与他说话。
他转过身。
月色余晖下,女子只落着一个松松的发髻,周身宝钿细钗,脸侧碎发垂了下来,身上罩了件宽大的玉色的外衫拢住了手指,如若月下仙子。
“天,天女。”他迷离了眼睛,喃喃开口。
“你说什么?”天女蹙眉,“你喝酒了?”
她低头看了眼在一旁的酒壶。
冷风过水面,起了涟漪,他才恍而回神。
“殿,殿下。”他想要起身,却又想到自己如今只着薄衫入水,定然浑身湿透,有失礼数。
便只能继续躲在水中,叉手行礼。
“殿下,这么晚了也未歇下么?”他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