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九娘(1/2)
业盛六年的凉州,过了除夕,正月里连日大雪。
晨日里还不见光,钟盈起的早,她将窗子支了起来,向外头探去。
平日贺淮都比她醒地早些,今日却依旧门窗紧闭。
她起身,往外头走了几步。
昨日他们吃完夕食的时候,钟盈留下整理厨下,贺淮扶了乐安回房。
她将那些碗筷整理着,抬头却见有急急人影错过窗下,东厢的门被猛然一开,然后重重阖上。
余音将落在屋檐上的雪色震落了几片。
钟盈擦了擦手,觉得奇怪,本倒也不在意。
忽而又想到崔知易说她待贺淮过于苛刻,便擦了擦手,抬步走至东厢门前。
手还未落在门上,便听到里面似乎有什么人的说话声。
低低的,旋在屋子里,仔细也听不分明。
钟盈蹙眉。
清脆的三声扣门声——
“贺淮。”
里面的声音便忽然静了下来。
久为有人语,只至钟盈都要放弃时,里头才又起了声。
“三娘,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低沉,与之前说话语调大不一样。
音与音缠连一处,接着诡异缠绵。
“你没事吧。”钟盈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我方才见你匆匆进屋,可是出了什么事?”
里面的人忽而又不说话了,接而似乎有尖锐物破裂之声。
“贺淮?贺淮?”
钟盈又紧扣了几下门。
“没事。”里面的人回。
他又恢复了平日她熟悉的少年声响,如金玉相扣。
屋子里似又有什么重重一落,惊得钟盈也心头也跃了起来。
“你,真的没事?”
“三娘觉得,我会出什么事呢?”音的气声又变了,他似乎还轻笑了一声,尾音扬着,像是勾着调子。
“没事就好。”钟盈把手放了下来。
里面失了声音,钟盈吸了口气,便想要转身。
听到里头的说话声止住了她的动作。
“我可以理解为,三娘是在关心我么?”
这声音重了些,好像是他走得近了,贴着薄薄的门与她说话不,
只是这声问声里落着难抑的惊喜,像浸泡在深水里的石头,表面愈是润色,里面却愈发看不清形状。
钟盈无端不想回这句话,便只回:“若需要帮助你再唤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她并没有窥探的喜好,也没有和贺淮结交的想法。
索性转过身。
“好。”少年人很快应了声。
屋子里复恢复安静。
……
钟盈思绪回神,抬头看了眼仍紧闭着的东厢门窗,垂了垂眼睑,把视线又落至院中的那株桐木。
她揽了揽衣衫,身子缩了缩,往衣衫里躲了进去,便往厨下烧了水,又热了些胡饼撒子。
平日里她不喜做吃食,只想到如今崔知易那模样,便难得操手了这些。
做完这些,她起身朝外头走去,轻轻阖上门。
临近年关,凉州街巷摊贩少了许多,只能偶尔见行色匆匆的之人。
钟盈手里提着两个小巧缠枝纹攒盒,她走的很慢,又不识城里方向,一路也是左右判别着方向。
至绕过几处街巷,在一个不大的酒肆前,钟盈停下了脚步。
那灰青色的酒旗比别处要高些,细细的杆子似要与凉州城的城池比高,如同一根傲气的根骨,酒肆前一个着素衫的女子正忙着将门板阖开。
她做的很是熟练,大抵是开了无数次。
“罗,九娘?”钟盈试探着喊道。
女子的身影顿了顿,猛然转过头来。
她着了月白色的素衫,发髻上只点了一根银簪,脸上妆容极淡,眼角眉梢自有一番风流体态。
“您,您是……殿下?”女子本斜睨着的眼神忽而谦恭起来。
她手里还拿着门板,一时慌乱前后踱步几几下,四处探看地方想将这门板放置何处,走路时又有踉跄,差点没又扶住,就要往下落去,倒是钟盈急忙起身搭了把手,才不至于碎于地上。
“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女子将手往身子上的衣衫擦了擦,急急要伏膝行礼。
钟盈忙一把扶住。
“不必这些俗礼,我早已不是长公主了。”钟盈小声道。
罗九娘这才反应过来,抬手对着里头的伙计招呼。
“今日你等管着,我有事且不回来了。”
“知晓了,娘子。”活计叉手。
“殿下,随我来。”她往前指了指,“若不嫌弃,殿下随我到寒舍说话。”
罗九娘的院子也不大,几间屋舍,屋子器具一应整洁。
唯独门梁上,挂着一帘白旌,突兀极了。
“殿下莫怪,因我夫君半年前去了,这才挂着这。”罗九娘见钟盈抬头看着,便解释道。
“娘子节哀。”钟盈这才明白她为何一身素衣,想必是还在为丈夫守节。
只是她第一次见到罗九娘,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宽慰,又觉她身上并无失夫婿的楚楚伤怀,钟盈又觉得有些奇怪。
罗九娘煮茶行云流水,手腕起伏间似山水画卷,让人觉得春风拂面。
素手微点,她把茶推了过来。
“殿下莫要嫌弃,这茶是我以前从邑京城带来的,虽比不了宫里的,但比之凉州的却是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