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第一次(2/4)
要说赵祯的安排其实已经是相当优厚,甚至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你别看这几个职位品级都不高,也没有什么实权,具体的工作也比较模糊。
但是,什么样的人升官最快呢?不是最有才干的,有能力的人多了,你算老几?也不一定是最善于溜须拍马的,只要皇帝不是特别的昏庸,总还是喜欢(需要)有能力的人,“佞臣”们也只不过是相当于宠物的身份。但常随侍皇帝左右、既能陪皇帝玩耍又能出谋划策的人一定是升官最快的。明清时由翰林而直入内阁者不知凡几,便是这个原因。
但是,方仲永不愿意陪皇帝在宫里玩耍,也不愿意成为一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办公室正治的高手。看似整天口号喊得震天响,图的不过是多往自己碗里扒拉两块肉而已,于国于民其实是毫无用处。(参见东林党人的行为,便知胡渣并没有胡柴。)
斟酌了一番,方仲永问道:“官家可知‘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赵祯不愧是一位仁君,并没有以为方仲永在讽刺他而把方仲永给咔嚓了,只是微笑道:“晋惠帝的蠢事,如何不知?方卿家意有所指?”
方仲永急忙请罪:“臣并无它意,请官家明鉴!只是为晋惠帝有些不平而已!”
陈琳接口道:“那晋惠帝天生愚钝,又故作聪慧,以致八王之乱起,他自己更是沦为傀儡,最终为人毒杀。有何不平之事?”
方仲永心道“就你话多”,只管向赵祯行礼道:“就以‘何不食肉糜’一事来说吧。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孩子,哪里知道黍米与肉糜之间的区别。在他看来,不过是口味的不同罢了。在这个故事里面,其实是有两拨人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的。
一是他身边的大臣。这些大臣难道都不知道黍米与肉糜的区别吗?难道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出赈济灾民的良策吗?不尽然吧。那为什么一个不识人间疾苦的皇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成为愚蠢的代名词了呢?因为那些人希望他们的皇帝是一个蠢货,这样才便于他们操控和利用。
二是一众宣扬此事的人。大家快来看呀,这个皇帝是多么的蠢呀!这样的人配当我们的皇帝吗?你们要不要考虑换一个皇帝呢?这才有了八王之乱,这才有了被人毒杀的后话!”
赵祯问道:“卿家是想劝朕多识民间疾苦,免得为人蒙蔽吗?”
方仲永摆摆手道:“官家勤于政事,朝中诸公亦多忠贞之士。蒙蔽一说,从何谈起?臣不过是想说明,即便是为地方官,也不能学那晋惠帝一般。既不能知百姓疾苦,又为小吏所欺,空有爱民之心,亦不过徒成笑柄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