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好汉对好汉(2/3)
苏奴儿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老子在甘肃军司过着幸福的生活,没钱了就去抢枪黄头回纥,李元昊的命令也可以听一半留一半。何苦要大老远的跑去跟唃厮啰作战?那唃厮啰号称有十万铁骑,只让老子带两万五千人就去打他的老窝。这是要我去送死呀!至于这个传达旨意的监军,居然是个宋人,大王真是越来越昏庸了。
苏奴儿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位汉人儒生打扮的监军,目光始终在那儒生的脖子上下打量,似乎在思考怎么下刀才不会溅到自己身上血。那儒生只是笑眯眯地,全然没有即将嗝屁的觉悟。
苏奴儿看了一会儿,见自己的目光并不能杀死对方,才开口问道:“大王怎么会派了个宋人来监军?你可是冒充的?”
那儒生镇定自若的答道:“在下吴昊见过都统。至于在下是否冒充的,想必大王的旨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且在下带来的五十名铁鹞子亦可作为人证吧!若是都统大人没有异议,还请大人即刻点将,领兵征讨唃厮啰。”
苏奴儿大笑:“我西夏人天生就是战士,骑上马就行了。点哪门子的将,你以为像你们那些懦弱的宋人,不带齐了家伙事连门都不敢出?葛罗禄,吹号!”
亲兵首领也是苏奴儿的大儿子葛罗禄领命吹号。
不多时,两万五千人马就聚齐了。
苏奴儿高声道:“孩儿们,大王让我们去称称唃厮啰的斤两,你们害怕吗?”
副都统笑道:“那唃厮啰当了二十多年的塑像,会有什么能耐?不用都统出马,末将等人就能把他的脑袋摘下来制成酒杯。”
其余军官俱都大笑起来,似乎也认为唃厮啰的脑袋很适合做酒杯。
众人散去后,苏奴儿对大儿子葛罗禄说:“唃厮啰绝不是那么好打的,李元昊这次只怕没按什么好心。你就别跟着去了。若是听到为父战败的消息,即可起身去草头鞑靼藏身,你二弟去西平军司,三弟去沙洲。彼此不要有任何联系,也不要和以前的故旧说起。”
葛罗禄很是不解:“既然父亲认为不能去,咱不去就是了。想必大王也奈何不了咱们。”
苏奴儿长叹一声道:“你以为那五十名铁鹞子是干什么来的?为父若有半句推辞,只怕脑袋已经落地了。那吴昊也不知给副都统同罗灌了什么迷汤,其他军官也是巴不得我去死的样子,想要在军中找些助力也不行了。此战若胜,则我必死无疑;若是败了,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好了,你尽快动身,今晚就走吧。”
于是,一群各怀鬼胎的甘肃军司的军官就在吴昊的怂恿下,裹挟着心不甘情不愿的苏奴儿踏上了攻打唃厮啰的征程。
十天后,到了青唐北部的牦牛城的时候,被早有准备的唃厮啰的军队拦住了去路。
游牧民族的战争是非常干脆和直接的,什么骂阵,什么计谋全都没有,就只有一个字“干”。
唃厮啰在牦牛城摆开了阵势,等着苏奴儿带兵来攻城。按说,只有两丈高的城墙,也没有护城河,更没有马面墙的牦牛城是非常好打的——起码在习惯了守城攻城的宋朝人眼里是这样的。
但对于习惯在原野上骑兵对攻的西夏人来说,攻城真的是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
出发时,不知是有意的还是忘了,根本没有人提醒苏奴儿要准备攻城的器械。想要临时砍伐树木制作鹅车、攻城锤,却发现原本就稀少的树木早已经被狡猾的唃厮啰砍了个精光。装备有轻型抛石机“旋风炮”的是宿卫京师的泼喜军,就苏奴儿这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甘肃军司是连半个石炮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