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下) 重构朝局(4/4)
“萧大儒颇有齐诗创派人辕固太傅之风范啊!”
“不、不、不,晚生怎敢与辕固大师相比。”萧望之摆手说,随后问道,“大将军还熟悉辕固大师?”
霍光一听这话,心里感到有点不快,心想你可能认为我完全是个不学无术的昏官吧。他哈哈一笑说:“老夫听到先帝讲,辕固太傅推崇儒学,据理直言,为好黄老之言的窦太后所怒,将他投入猪圈里去与野猪搏斗。一个年高的儒生,凭借景帝暗中给的一把利刃,竟把野猪刺死了。在场观看的人,从景帝到待从,都十分惊叹啊!”
“晚生对大师这一壮举敬佩不已。”萧望之说罢,向霍光拱手道:“大将军您用功德辅佐幼主,要是能让崇高的教化流传天下,天下的士子都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争先恐后前来效力于您。现在士子来见您却都要如此对待,这不是周公辅佐成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接待天下之士的礼节,恐怕不是真心实意招致天下平民的态度。”
霍光听到如此耿直之言,心里更加不快,但又不好发作。他沉默了一下,端起茶杯对萧望之说道:“萧大儒请用茶。”
萧望之听后,知道霍光已经对自己没有好感,连忙起身致礼退出。
霍光召见结束之后,除了萧望之,王仲翁等都在大将军府录用任职。
三年间,王仲翁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萧望之后以射策甲科为郎,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射策为汉代选士的一种以经术为内容的考试方法。主试者提出问题,书之于策,覆置案头,受试人拈取其一,叫作“射”;按所射的策上的题目作答。西汉时射策分甲﹑乙﹑丙三科,射策者随意解答,按其难易而分优劣。
三年后的一天,王仲翁前呼后拥出入东门,看见了萧望之,趾高气扬地说道:“萧大人不肯循常作为,怎么做了看门人呢!”
萧望之理直气壮地回答:“人有各人的志向。”
又过几年,萧望之因弟弟犯法受到牵累,不能在京城继续担任宿卫,免职回到老家做了郡吏。后经魏相把他收在部下,在大鸿胪做了个司礼官。
霍光完成了他选拔录用人才之事,心里算是满意。令他及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萧望之和后来被霍光所处罚的魏相,日后却成为霍光死后被灭族的重要助推者。
士子中的名人,恃才傲物,自尊心强,记忆力好,影响力大,应要特别注意尊重,千万不能轻蔑侮辱伤害。否则,你忘记了他没忘记,你日后恐怕就要受到意想不到的报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