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西汉权臣霍光 > 第十四章 提拔贤能

第十四章 提拔贤能(2/3)

目录

“好。”霍光伸手朝下按按,示意张朔坐下,“你母亲父亲、岳父岳母和月梅可好?”

“谢谢大将军舅舅,父母大人们和月梅都好。岳母大人很挂念您,常常念叨您。月梅在我来之前,一再请我向您问大将军舅舅好!”

“那就好。”霍光一笑,“在家里就喊舅舅吧,什么大将军舅舅,显得生分别扭。”

“愚儿感谢您对我的照顾安排,在郡署担任督邮一职。”张朔开始把话题向他的职位上引。

“你在郡署干得昨样啊?”霍光把手放在案几上问道。

“请舅舅放心,我时刻铭记您的教诲,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太守都多次称赞我。”张朔像背书似的回答。

“应该如此。”霍光颔首笑道:“至于太守的称赞,那倒不能当真。他会说你不好吗?”霍光转向张朔问道。

张朔脸上发红。

“听冯管家说,你要到京城来做事?”霍光直接发问。

张朔见霍光挑明了自己不好开口的事,红着脸说,“是啊,您没回来之前,我已经跟舅母大人和管家大人说了。”

“在老家任职做官不是很好吗?我当初安排你在河东郡署就职,就是想到你能对我们老家有个照应,我也能了解掌握老家的真实情况。难道你不明白?”霍光两眼直盯着张朔发问。

面对霍光的发问,张朔嗫嚅着:“我……”

“你说吧!”

“舅舅,你一直伴随在皇上身边,您很明白,在京城任职比在地方任职提拔要快得多,混上几年,一提就是那么高的级品;在地方任职,大多数人干了一辈子,也就是个小吏。”

“怎么说是‘混上几年’?你以为在京城就是那么好混的?”霍光正色道。

“请舅舅原谅愚婿胡言。”张朔马上想到霍光入仕就一直在京城朝廷任职,从没有在地方上做过官,知道自己这话说得有些不妥,赶忙起身弯腰低头道歉。

“好啦,坐下吧!”霍光摆手说道。

“舅舅,这些年来,地方上的官不好做啊,从郡到县乡,越往下走越不好做。”张朔诚惶诚恐说。

“这我知道。我陪先帝多次巡视各地,先帝还派我独自暗访过一些地方,明白你说的意思。”

“请您看在我岳母大人和您外甥女的分上,让愚婿进京吧!”望着若有所思的霍光,张朔马上补充道:“再说,老家还有霍勇弟照应啊!”

张朔说的霍勇,是霍光堂弟的儿子,在河东郡任司空,掌管郡内的土木工程和官府工匠。

“我已经在京城安排霍家一些人了,安排多了,恐怕朝中同僚要说闲话啊!”霍光踌躇着,他脑中浮现出桑弘羊、上官桀、田千秋,还有虽说年幼却显成熟的皇上。

到霍光说这话时,他的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婿、还有一个准女婿金赏都已在朝廷就职任官。当然,准女婿金赏不是他自己安排的。

“现在朝中谁敢与您作对?就连当今皇上也是听您的。人们都说,您现在是不是皇帝的皇帝。”

“一派胡言!霍家的人千万不要说这忤逆犯上的话。就是他人说这样的话,你若在场都要立即制驳。”张朔的话虽然让霍光听了心里感到很舒服,但他却疾言厉色。

“愚婿失言了。”张朔垂首。

“唉,我姐就月梅一个独生女,我就你一个亲外甥女婿,既然你一心要来京城做官,那就来吧!这样吧,你先在我大将军府中任职,过一段时间等机会再入朝,如何?”

“多谢舅舅栽培!”张朔连忙起身拱手谢恩。

“河东郡和下属各县境况如何?”霍光转过话题。

张朔任督邮,职掌本郡驿站、巡查诸县,自然十分熟悉。“舅舅您自姥爷姥姥过世后,一直没回老家,您可能不知老家目前的情况了。”

“怎么啦?你直说。”

“想必舅舅您应该也料想得到,由于先帝失政,加之郡守年老多病,全郡状况不佳,主要是治安不好,豪强违法,盗贼横行,官吏们都不作为,睁只眼闭只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也是我不愿在那任职的一个原因。”

张朔的话让霍光陷入沉思。

“舅舅,您?”隔了一会,张朔望着半闭着眼的霍光轻声喊道。

“哦。你下去吧!去找冯总管给你安排一下,另叫他通知你的五个妹妹妹夫回家,陪你吃晚饭。”

“那金赏妹夫呢?”

“不通知他来。一则他还没有与你霍蓉妹完婚,二则他要在宫中陪伴皇上。”

张朔退出书房后,霍光一人拧眉思索着。

河东郡是西汉的重要战略前沿、战略要塞,与长安、洛阳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是长安的重要防卫要地,是西汉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形势和军事要塞地位,使其与西汉中央统治和皇权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紧要联系。

可是,眼下河东郡却是如此境况,这怎么能行呢?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就必须像加强京城治理一样,派一个得力的人去那里主政。

派谁去呢?

霍光思来想去、挑来选去,最后定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他的秘书、担任大将军府长史的田延年。

田延年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西汉初年,为了清除各地的旧贵族及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建信侯娄敬的建议,迁徙六国贵族的后裔和关东地区的豪族共十万多人到关中,将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田延年的家族被迁徙到阳陵县。他青年时一踏入社会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广得人们好评,霍光听说后就招纳到幕府之中,成为霍光得力的助手,不到一年就提升为长史。

霍光看人是很准的,这个田延年不到两年成为封疆大吏,真没有辜负霍光的希望重托。他到河东郡任太守之后,如同霍光一样,善于提拔重用人才,严格执法诛锄豪强,很快取得了成效,把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在地方上做出突出政绩,很快就提拔到朝廷担任主管全国财政的大司农,特别是在皇帝废立上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被封侯;就连他提拔的官员,后来相继都成了西汉时代的名吏。

这是后话,以待后详。

田延年升任河东郡太守,谁来担任大将军府长史呢?晚饭后,霍光跟几个女婿说了声,便一人来到书房思考。

霍光虽说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但他对自己要重用的人却是标准高、要求严。对谁来做自己身边的“秘书长”,确是颇为踌躇。冥思苦想之中,他想起司马迁生前曾跟自己说过一句话:经一事,识一人。他把相近几年来自己在朝中大事中所见的人在脑中回放搜索……

“嗨!”霍光在踱步中拍下脑袋,哑然失笑:“我怎么没想起他来!”

想起的大事,就是巫蛊及太子一案;想起的人,就是曾担任廷尉右监的丙吉。

前面已叙,丙吉在任廷尉右监时,因牵连罪案免职下放到州里刑狱做事。巫蛊之祸发生后,因他熟悉刑律,被召回朝廷办案。太子一案发生后,太子家人全部被杀,只剩下一个才出生几个月的孙子关在郡邸狱中。丙吉心知太子蒙冤,十分同情这个无辜的幼小皇曾孙,就挑选了一个谨慎厚道的女囚徒护养。霍光奉旨调查巫蛊及太子一案时,丙吉将此事告知,霍光对他留下很好的印象。

时隔几年,武帝病重,宫中一个懂得望气术的风水师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人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掉。这时,丙吉为了保护这个无辜的幼小皇曾孙,就给他取名为刘病已。奉旨的使者夜晚到了郡邸狱,丙吉闭门不让使者进入,义正词严地说:“这门绝不能开!皇曾孙关在这里,别的人都不能无辜杀死,更何况是皇上的亲曾孙!”

使者与丙吉僵持一夜不能进去,只好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经霍光、金日磾在旁劝说,武帝醒悟说:“这是上天的保佑。”于是大赦天下。

由于丙吉的坚持,那次京城中的监狱大屠杀,只有郡邸狱关押的人得以幸存,还带来大赦之恩遍及全国。此后,丙吉用自己私人财物供给皇曾孙的衣食,皇曾孙几次重病几乎死去,丙吉嘱咐护养他的ru母好好用药治疗,使皇曾孙得以生存。

经一事,识一人。如此忠义侠胆之人,正是朝廷所需之人,也正是自己所需之人!

一想到此,霍光第二天传令召见丙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