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开启中东之行(2/4)
不但恢复了科威特王国的原有地盘,还顺便找了一个理由,直接攻进了伊拉克本土,并以大炮配合美金,在三个月内以摧枯拉朽的进攻,彻底推翻了现有的伊拉克政府。
这下华夏政府也有点慌了,毕竟以前的战争,就算是入侵一个国家。凭借强大的陆军,被入侵国家还是可以抵抗一阵的。
但这次,伊拉克拥有强大的陆军坦克部队,却被M军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大量的部队投降,飞机在机场里都起飞不了,坦克在仓库里都开不出来。
这样的情况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战例,华夏政府就开始重点研究和复盘。
基于这个原因,因为李侃在土耳其的辉煌战绩,在秦老爷子的建议下,精神领袖和当今一号首长达成一致,同意安排李侃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亚德和当地大学进行交流。
派出一个诺尔贝和平奖获得者去一个战火纷飞的地区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这种理由真是很牵强。但是放在李侃身上,就没有任何一国的政府会认为不合适。
因为李侃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个数学家,所以,李侃到哪里进行交流都是合理的。要知道,李侃的文学巨著里面可是什么地方都有描写的。
要是不走万里路,李侃怎么写的出来如此精彩的小说?为了能看到李侃的下一本巨著,世界各地的老百姓可以说都会欢迎李侃去采风。
因为一旦被李侃写到他的小说中,那就是对这个国家或地区最好的宣传和广告。现在有些李侃小说中描写的地方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
很多人,都想去看一看小说中主人公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甚至有些浪漫情节故事发生的地方,已经成为某些情侣结婚旅游的打卡胜地了。
所以,世界各国有不欢迎的华夏人的,有不欢迎M国人的,但就是没有不欢迎李侃的。现在,随着李侃多国语言的小说陆续出版,世界人民已经模糊了李侃的肤色和国籍。
李侃到哪里,哪里就是李侃的国家。要不然,那么保守的大英帝国怎么会授予李侃终生荣誉爵士的头衔?
当然,李侃只是一个招牌,跟随李侃去的除了正常的安保力量以外,这次华夏政府更是派遣了至少一百人的队伍作为李侃的随行人员。
这一百多随行人员,就都是战场情报人员了。他们的任务就是收集情报,进行分析整理,搞清楚M国是怎么用这么快的速度打赢这场战争的。
这次李侃被当地沙特阿拉伯政府允许滞留的时间是两年。在当地政府看来,住两年,有什么采风的地方也都会走访的差不多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