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秦氏来历(2/2)
这孩子作的,贾琼都没眼看。贾琼原是好心替黛玉挡一回灾,总觉得宝玉没有了发狂的理由,可是这孩子发狂时哪需要正经的理由?
贾琼自忖是个顽劣的,当年师尊、兄长、姐妹没少为她操心,可是她绝不会伤害自己的亲人。
贾母一味着宠溺哄他,他才歇停了。贾母目光不善地瞧了贾琼一眼,竟是将这笔账记在了贾琼头上,若非怕宝玉再犯痴病伤着他自己,这会子贾母只怕还要问罪。
待到随黛玉来的徐嬷嬷来问黛玉屋舍,贾母说将宝玉挪出来同她一起在套间暖阁里,让黛玉安置在碧纱橱,待到春天另做安置。
宝玉眼睛一亮,说:“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呢?”
贾母便要同意,徐嬷嬷温和笑道:“男女七岁不同席,大姑娘正是七岁喱。大姑娘正值为太太守孝时期,哪里方便打扰了老太太和府上的爷们?”
贾母心下不悦,可是徐嬷嬷说的又句句在理。
贾琼笑道:“老太太,不如让林妹妹睡我那儿。我们姐妹一路来都是睡一块儿的,林妹妹刚到家里,只怕还怕生,晚上若想起了姑妈又得伤心。我陪她缓过劲来,习惯了府里的生活,再给她收拾出她自个儿的院子吧。”
贾母道:“东院才多大地儿?让你林妹妹挤在你那儿,加上嬷嬷丫鬟,她哪里住得舒坦了?”
贾琼笑道:“我们路上住的客栈房间更小。我们东院精巧雅致,倒有几分江南的风韵,林妹妹不会不舒坦的。”
贾瑶也笑道:“老太太,我和玥妹妹也会陪着林妹妹的,林妹妹就没有那么想家了。”
黛玉自己想去贾琼那儿,只不过贾琼朝她使了一个眼色,黛玉会意过来:这时我若是开口,疼爱我的外祖母要往心里去了,只道是惦念了这么久的外孙女与她不亲。
黛玉这才低下头不语。
宝玉恼道:“二姐姐、三姐姐、五妹妹总在那边,还不够热闹吗?这会子好不容易来了个神仙般的妹妹,也要陪了你们去,总是我不配和妹妹一块儿么?”
贾琼叹道:“宝玉,我还道你是最懂我最怜我的,也一样最怜林妹妹,你这么说我和林妹妹都好生伤心。”
宝玉原要恼,听了贾琼这话,不由得说:“二姐姐离家这么久,我每日念着,怎么不心怜二姐姐了?林妹妹神仙一般,我一见就欢喜,自然也怜。”
贾琼道:“那你怎么见不得我们姐妹在一块儿?妹妹刚来咱们府里,夜里总会想家,我陪陪她,她心里也好受一些。你虽想和姐妹亲近,夜里总不便陪姐妹。须眉浊物哪及我清净女儿细致温柔呢?”
宝玉眼睛一亮,轻拍着自己的颊,笑道:“是我不好!该打该打!二姐姐这会子就陪着林妹妹,明儿我再找妹妹玩儿。”
贾琼笑着跟黛玉说:“林妹妹,你看!我说过咱们家宝玉和姐妹们最好,没有骗你吧?”
黛玉只淡笑不语,宝玉这下也跟贾母说要体谅林妹妹,让她先跟着贾琼一起睡,贾母只好答应。
黛玉随了邢夫人、贾琼、贾瑶、贾玥返回东院,还带着黛玉的丫鬟、嬷嬷并随身行李。
到了邢夫人院子,将黛玉的行李都搬进东厢房去。贾瑶住在西厢房,因为贾玥一年中只怕有半年住在这边,所以厢房三间屋子,除了中间的小厅,两头的屋子各自是两个姑娘的卧房。
贾琼常年没几天在家,也没有人来跟她一起住,屋中的东西极少,黛玉的随身东西也尽数搬进屋来。
贾母赐的嬷嬷婢女上差时也只能在东院安歇了。绯月、绛雪帮忙安置,徐嬷嬷、朱鹮服侍黛玉洗漱,贾琼则自己已更衣洗漱完毕了。
“妹妹就勉强跟我挤一挤,过几日你在府里也熟悉了。到时候老太太让那边收拾个院子出来,就宽敞了。”
黛玉道:“我住在英华姐姐这就挺好的,也不必另外收拾,就怕姐姐觉得我扰了你清静。”
贾琼笑道:“哪的话?我巴不得你住这边。只是说句实话,姑父让你进京,原就是让老太太教养你,老太太是国公夫人,又出身史家,地位自然不一般。你若长时间住在东院,不是养在太太(邢夫人)膝下了吗?将来这名号就有差别了。”
徐嬷嬷听了贾琼的话,不由得笑道:“表姑娘真是将我们姑娘当亲姐妹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就怕太太听了不高兴。”
贾琼淡淡一笑:“太太如今是我妹妹的亲娘,总是自己人。我若说错什么,她当不会在意,看在妹妹份上也要护我几分。咱们自家人说这些,不必外传,但你们心里有个数。”
徐嬷嬷点头:“自然不会外传,就朱鹮、雪雁两个,我也仔细看着。”
黛玉因和贾琼亲近,听了这话却小心问道:“那姐姐们为何不在外祖母身边呢?”
贾琼道:“小时也在那边,但是老太太年纪越发大了,宝玉也抱到她那边,渐渐顾不上我们。再则爹爹有了太太,按规矩,我们总得在太太身边。其实我常年在玄真观‘为先大太太祈福清修’,也不常在家。”
黛玉猜到了什么就不言语了,徐嬷嬷不知真相,叹道:“表姑娘真是至纯至孝呀。”
黛玉想说不如她也去玄真观修道,可是想到这毕竟是客居,外祖母对她有所安排,她不可在外祖母和舅舅家任性。
……
翌日,黛玉随着贾瑶、贾玥去给贾母请安,而贾琼则随贾赦去见贾敬了。
贾瑶亲昵的拉着黛玉,说:“妹妹怕还是惦念着姐姐。你且不要管姐姐了,她担着家族的责任,也是没有法子。只要咱们过得开开心心,能跟着先生多学些本事,姐姐就高兴了。”
黛玉心想:贾家大房、二房总有几个成年的男主子,终还是英华姐姐和琏表哥出面接她,可见外祖母家最终能倚仗的就是他们了。
贾玥又谈起黛玉的字,说:“你和二姐姐都有字了,回头我让爹爹也给我赐一个。”
贾瑶也深以为然,之后贾赦便给贾瑶赐字“星华”;贾敬赐贾玥字“明华”。四玉姐妹,表字“英、星、清、明”倒是同韵。这都是后话。
却说贾琼和贾赦到了宁府,贾敬因为贾珍的婚事回了府中。贾蓉的婚事打扰了贾敬的炼丹修道的神棍事业,可是娶宗妇是大事,而那人身份实在敏感。
贾敬因实际上敬贾琼为师,出院门迎贾琼,问起她南下之事。贾琼只道一行都顺利,仅在扬州除了几个凶煞。
贾赦吓了一跳:“昨日怎未听你说起?”
贾琼解释:“因为我知道敬大伯会问,我不想重复一遍。咱们贾家给歹人盯上了,姑父也被人算计,但解决了就没有什么关系。”
贾敬将他们迎进大客厅,丫鬟上了茶点后就全都退下了。
贾琼、贾赦才喝了口茶,就听贾敬叹道:“咱们贾家已然这样多灾多难,所以我不想应下这亲事。”
贾赦蹙眉:“敬大哥,这有何不好的?”
贾敬放下茶碗,摇了摇头:“我家蓉儿无官无职,也没有功名在身,如何配得上?”
贾赦劝道:“正是如此,许等些年,蓉儿能得到一官半职呢?到蓉儿袭爵时或许爵位还能升一升。”
贾琼插话道:“爹爹,敬大伯,你们跟我说句实话吧。这营缮郎家的女儿怎么就让你们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蓉儿好歹也常跟着敬大伯念书了,再以他的家世怎么配不上秦家的女儿了?”
贾敬看了贾赦一眼:“你问你爹爹吧。”
贾赦才叹道:“秦氏其实是……忠义亲王的亲生女儿。”
贾琼心道:果然如此。贾赦这笨蛋真是要坑死贾家吗?
贾琼深吸一口气,说:“既然如今忠义亲王已重获圣宠,怎么还不接回女儿?”
贾赦才苦着脸道:“殿下从前不知有这个女儿。秦业从应天来了都中,找到了我,我才知道这事。”
“应天……嗯,想来他们原是金陵人。”若不是金陵人,怎么做金陵十二钗?
贾赦点了点头:“当年忠义亲王还是太子,随驾南巡时邂逅一位美丽的歌姬荆幻儿,留下一段情缘。殿下原想带她回京来,可是那会子殿下失宠于圣上,诸事纷扰,回京还带着她实在不妥。于是,我便托了秦业关照一下荆姑娘。殿下回京后不久就出事了,再未想起这事。后来荆姑娘产下一女,难产而亡,孩子被抱到养生堂去。秦业不忍金枝玉叶流落在外,就抱了她回家充作养女。秦家职小清贫,眼见这秦氏都十八岁了,可是他们家家世如何能为她寻个相配的人家。秦业无奈,变卖家产凑齐了来都中的银子寻我。”
贾琼看着贾赦感叹的模样,不由得眯了眯眼睛,暗道:要不怎么说是基友呢,连人家前太子睡过的女人也由贾赦去收拾首尾。这秦业可不得来找他吗?
等等,荆幻儿,警幻?!
“爹爹说秦氏的生母叫什么名字?”
贾赦道:“姓荆,荆棘的荆,小名幻儿,原是秦淮河的卖艺不卖身的歌/妓。”
贾琼又问:“这人真的死了吗?”
贾赦说:“这事如何做假?可怜她红颜薄命,当真是倾城之姿。若是殿下当年没出事,这荆姑娘也要当娘娘了吧。”
贾琼沉默许久,知道跟贾赦、贾敬谈警幻的事也是白瞎。她知道秦氏身份有碍,只要防止她进贾家就行了,往后的事自然能慢慢揭晓。
贾琼收拾心神,问道:“殿下现在知道秦氏的事吗?”
贾赦轻轻点了点头:“我已去禀报殿下了,他并不反对秦氏嫁进宁府当宗妇。”
贾代化到底还有一些旧部会看贾家的脸面,轩辕起北巡时,也多亏贾家老仆牵系贾家旧部。现在那些旧部有意支持皇长孙,也就是忠义亲王。
作者有话要说:注1:源于原著,但我删减了几句,太冗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