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章红颜佳人终留念 鸳鸯合鸣情延绵(2/2)
待安葬周瑜毕,小乔夫人悲痛终日,谓朱纪道:“不知公瑾临走时,有无甚言语交付?”纪道:“大都督言:世事难知,物是人非,犹如镜花水月。纵有美人如玉,可惜红颜终老,那关山万里之外的娇人,不知依旧否?”小乔闻此言,思念周瑜至甚,茶饭不思。不过月余病逝。众人将小乔葬在周瑜墓旁。
不过三月时,有当地山民上山打猎、采药,路径此地,皆见周瑜与小乔墓边,紫气腾空,隐隐有两只鸳鸯栖息,一连数日。不久便有种种传说,说道鸳鸯仙侣下凡,造福人间,见者享福多禄,心想事成。于是当地百姓自费修了一祠,名‘鸳鸯祠’。凡是青年爱侣来许愿,每每无不应验。自此之后,这里终年香烟不断。
再说当日沈陵见周瑜病亡,亦是哀痛不已,就在青龙寺住了几日,便欲回家一趟。这日行到晌午,进莱阳县内,离家已不过二十余里。彼时七月天,日头毒辣,沈陵口干舌燥,就拽步往村东头酒店去。
及至,早有个小二过来招呼,先递过条干手巾来,沈陵就自擦了脸上汗水,那小二笑道:“多时不见沈先生。今儿需些甚的下酒?”陵道:“酒先上一坛,有肉了切一盘,一发算钱与你。”小二唱诺进去了,片刻酒肉皆上。
沈陵自筛酒吃了,却听邻座有一男一女面对而坐,边饮边聊,说到开心处,那男子拿着竹筷,击打着瓷碗,吟诗道:“征人归去俱白发,每教春长旦暮消。华彩琼玉怜锦碎,提剑三尺振天涯。忆忆松雪落平地,畴望共眠是来期。”
那女子大声叫好,也用手拍桌,含情脉脉吟道:“濯遍香传间,相逢不肯言。花丛花解笑,云气雾花繁。我今须纶采花手,漫过江海戴君颜。从容得意云多处,生死非烟似卿言。”
沈陵听了,不觉击掌称赞,忍不住诗兴大发,就端了一碗酒,走到二人面前,吟道:“章华升斗见玉乔,难解人间相思寥。情意半盏眉已画,重约素景伴君郎。乌篷檐下疏疏影,只将浊酒敬壁人。”吟罢,大笑一声道:“小可再作一首,送给二位。”
复吟道:“共守山中岁岁下,此情天涯落落凉。人生何必知音赏,相携白发岂不长?”二人轰然叫好。那男子道:“兄台吟的好诗,可否坐下共饮一杯。”陵道:“小可正有此意。”
那男子道:“在下吴骞,字子硕,丹阳人氏。”又指着那女子道:“这是在下未过门的妻子孙鲁班,小字阿若。不敢问台甫尊姓?”陵道:“小可沈陵,字仲宇,乃青州即墨人。”两人叙礼毕,把酒对饮,甚是欢悦,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至晚,陵道:“我与贤弟一见如故,愿邀贤弟到荒居一叙。不知意下如何?”吴骞喜道:“如此叨扰贤兄了。”于是三人出了酒店往南行,走了大半个时辰,沈陵指着道:“前面便是小可住处。”
那两人看去,只见前面山坳下坐落着数间青砖瓦舍,房左侧一条小溪流淌,右侧种植花树,开的正艳。吴骞惊赞道:“仲宇兄好眼界,如何觅得这等好地方?却不是人间仙境也!”
沈陵微笑道:“小可只喜这里舒心,读书吹箫,种些山花菜蔬,落个悠闲自在。走,且到屋里说话。”引着两个入堂内。三人分宾主落坐,谈些诗词歌赋,说些所见异闻,道些自家见识,中间夹几句枪棒武艺,正是同心同语,融洽无间,一室皆欢。不觉已至亥时,各觉困意来袭,沈陵收拾铺位,孙鲁班自住一间,沈陵却和吴骞同床,两个夜话安眠。
第二日早晨,沈陵烧好了早膳,三人围座吃了,吴骞辞道:“愚弟还有要紧事往北海去,多蒙贤兄款待。”沈陵知说有事,却也不便多问,便道:“既如此。小可不便久留。”
就从怀里拿出一个木偶递给孙鲁班,道:“临别无以为赠,这是小可从山上寻的一株陈年老檀香树,闲时雕刻的玩意,今就送给阿若姑娘。”阿若接过时,只觉香味扑鼻,看那木偶却雕的是个雀儿模样,栩栩如生,甚是精致。孙鲁班欢喜不已,连声称谢。
沈陵笑道:“些许小礼,不成敬意。小可自送二位一程。”就直送这两个到昨日酒家那里,吴骞拜道:“今日愚弟去了,不知何日再得相见贤兄?”沈陵忙扶起他来,微笑道:“春树花开复有时,聚散离别亦有期,几载春秋心所念,便是天涯也比邻。小可虽是喜爱浪迹天涯,但我料与贤弟相见自有重期,贤弟且自珍重。”
二人又拜了一礼,却才往北起行。沈陵看渐渐去的远了,直到不见身影,却才自吟道:“菊花滚滚半卷熟,独松石夜几多愁。悠悠逝水举重离,鸣鸣意浓复明期。”吟罢,转身回去了。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