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星火燎城 > 五十六章明大义志同道合 审大势力排众议

五十六章明大义志同道合 审大势力排众议(1/3)

目录

第一百五十四章:明大义志同道合审大势力排众议

却说鲁肃引郭嘉到成都,肃请郭嘉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刘备。备正聚群臣于堂上议事,闻鲁肃求见,急召入问道:“近闻曹操调五路大兵入侵,孤日夜难安。子敬总督江东,劳苦功高。不知此行有何要事?”

肃道:“大王言重了,此皆为臣子分内之事。只是荆北之地尽失,西川与江东一线受阻。今曹操又举大兵南侵,大王准备如何御敌?”备叹道:“曹操遣人发赍文至此,子敬看看再说。”肃接檄文观看。其略道:

“汉丞相、魏王布告汉中王刘备驾前:公为汉室宗亲,本当忠心朝廷,奈何屡次与天子作对,枉行叛逆之举,诚为不智也。今操不才,已于天子处讨的赦免诏书。汉中王若能举众归附朝廷,操当于天下驾前为汉中王讨封,使汉中王为国家永镇两川荆襄。则上可擎忠义之举为国出力,下可持竹帛之名以彰后世。书即到日,望汉中王三思,速赐回音。”

鲁肃看毕道:“大王尊意若何?”玄德道:“正聚众官商议,一时未有定论。”鲁肃道:“尚书大人之意如何?”张昭道:“以愚之计,不如暂且投降,待曹操兵退后,再作区处。”肃道:“子布此乃权宜之计乎?”张昭点头称善。

肃笑道:“敌未动,胆先怯。张子布真乃贤臣也!”忽一人出而大呼道:“尚书大人之言,正合天意。曹操拥兵百万,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河北靠山王遂有黄河之险,却屡受其压制,不得伸展,可见其军锋锐,此为前车之鉴。今又西和诸戎,南抚蛮越,分兵五路入侵,诚不能挡也。王上可从尚书大人之言,上表许都称臣,已安曹操之心,使其先伐河北,而不顾南征。大王届时可兴兵秣马,招两川之士,平定南蛮,励精图治,不消数年,操不敢正视耳,此为万安之策。”众视之,乃王府秘书谯周。

肃道:“大王乃汉室宗亲,当今天子皇叔,却要向曹操俯首称臣,是何道理也!反观曹操乃汉之国贼,天下人无不欲诛之而后快。那河北靠山王亦是汉朝宗亲,但其拼尽全力,誓与曹操决一死战,此番厉害,王上自知。若大王表面称臣,暗自蓄力,操非三岁孩童,岂会不知。届时王上失信于天下臣民,而曹贼未灭,汉室未兴,大王百年之后何所归乎?故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宜早定大事。”

玄德道:“子敬开说大计,正合孤心。孤这就往汉中去寻孔明决议。”肃道:“肃此番来成都,引河北军师中郎将郭嘉在此,奉孝欲与大王商议二刘结盟之事。大王可细问之,便知虚实。”玄德道:“奉孝先生果在此乎?”肃道:“现在馆驿中安歇。”玄德道:“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再请相商。”肃领命而去。

次日晨起,鲁肃至馆驿来见郭嘉,言刘备邀请。嘉整冠礼衣,随鲁肃而去,途中肃又嘱嘉道:“先生今见朝见,诸臣皆在,若有多言杂舌者,还请先生切要多多谅解,莫要言语相难。”嘉笑道:“小生见机而变,决不有误。子敬放心。”肃然之,乃引嘉直至堂前。

早见张昭、黄权等一班文武三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刘备锦袍玉带,华冠贵服,按双股剑端坐堂中,数十名刀斧手赤膊环列于堂前。郭嘉逐一相见,各问姓名。乃施礼于堂前,道:“河北汉亭王驾下左军师中郎将郭嘉拜见汉中王。”

忽一人大呼道:“因何不行跪叩之礼!”嘉昂然而答道:“吾主靠山王与汉王并是王爵。小生代主行使臣,何来跪拜之说!”那人道:“河北向来与我川中无交礼通息。今日遣汝来,必有阴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