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章令狐青临危救难 郭奉孝夜离弘农(1/2)
第一百五十二章:令狐青临危救难郭奉孝夜离弘农
却说许褚引众军入山中打虎去了,嘉望着许褚背影远去,长舒一口气,就取路回城。待至弘农城外时,天色已晚,嘉打发走众人,乃招亲信仆人郭浩至,密谓道:“从某至中原,汝便追随身旁。我自问待你不薄,今事急矣,不知可否舍身相助?”
郭浩道:“大人向来对小人恩重如山,早欲相报,唯恐力不能行也。若有用到小人之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嘉纳头便拜道:“公知恩图报,义重如山,请受郭嘉一拜!”
郭浩大惊,叩头不已:“大人何故如此?折杀小人也!”嘉急相扶道:“嘉乃河北靠山王故旧,降操实属无奈。然嘉受靠山王知遇之恩,无以与报,只图早日回河北佐之。怎奈曹操多疑,每使人暗中窥探举止,难有时机。嘉费尽心机取悦曹操,无非是为今日纵身北归。今日出猎,已支走许褚,身边再无曹操之人相随,嘉欲乘此时机,渡江往河北而去。只是汝等若归,风声泄漏,许褚必要追赶。若公遏力周全,争得一二日,容郭嘉离了中原,任他便无计可施也。”
郭浩道:“小人愚笨,请大人教小人如何行之便是?”嘉道:“待吾去后,汝可着吾之官服,夜归弘农,明日若有人求见,汝便称病不见,若许褚能信,吾此去便无忧也。此乃凤雏先生教我金蝉脱壳之计也!只是恩公身处险地,需自谋求生之道。”
郭浩跪拜道:“大人妙计,小人必当全力相助,保大人安然离去。”嘉大喜,又吩咐心腹近侍二、三人,共助行事。自乔妆便服,趁机单人独骑,离众而去。
郭嘉不敢由大路走,只能取间道而行。一路马不停蹄,行至初更时分,已到黄河岸边,嘉寻了个船家艄公,许诺只要能渡到对岸,便以百金酬劳,艄公大喜,就请郭嘉登舟起行。
忽然背后一人大喝道:“大王待先生不薄,先生因何背叛?”嘉大惊,急回头视,来人身穿道袍,手握长剑,正是毕勇基。嘉道:“道长不容小生去么?”毕勇基笑道:“先生乃天下奇才,又是魏王心腹,久在中原,尽知军中虚实。今若使归先生北归,岂不陷魏王于万劫不复之地耶?”
嘉道:“小生只在魏王府中勾当,安得知其军情大事?”郭嘉一面与他攀说,一面寻思脱身之计。毕勇基看出郭嘉意图,冷笑道:“休要说口。快与贫道回去面见魏王再说。”
嘉切齿道:“小生宁死不踏魏王府半步。”毕勇基喝道:“不识抬举!”舞剑飘然而上,那艄公见了,发一声喊,跳船逃命去了。郭嘉拿起撑蒿便来格挡,毕勇基长剑锋利无比,横削过去,将撑蒿斩为两截,旋即冷笑道:“郭奉孝,我劝你随老道走一趟吧。”嘉转身就往水里跳。
毕勇基眼疾手快,一个箭步纵过去,伸手拽住玉带将嘉提了起来,转身跃下船头。忽然黑夜里一炳长剑绽着寒芒,疾刺而来。毕勇基挥剑隔开,喝问道:“什么人?”只见一个青年舞剑拦住,冷冷道:“放了郭大人,我饶你不死。”
毕勇基冷哼道:“年轻人,口气不小。”一把推开郭嘉,长剑翻腕斜刺,那青年闪身避过,跟着提剑横削,毕勇基忙挥剑格挡。青年冷笑一声,身如鬼魅一般,连刺数剑。毕勇基左支右挡,毫无还手之力,心知遇到高手,侧身反刺一剑就逃。不料那青年身法奇快,在他反刺之时,已经绕至他面前,当胸一剑突刺。毕勇基避无可避,被长剑直透心口,大叫一声,吐血而死。
那青年拔出长剑,在他身上擦干了血渍。就来扶起郭嘉,嘉纳头便拜,青年忙道:“万万使不得。”嘉忽觉声音甚是耳熟,抬头看时,大吃一惊,道:“仲卿,你因何在此?”那青年正是令狐青。
令狐青道:“某与娘子一路从安阳往河东去。行至此地,天已大晚,便借宿在艄公家中。适才那艄公跑回家大喊:河边shā • rén了。某顿时惊觉,就过来一看究竟。幸的遇到先生。”
嘉大喜道:“与仲卿一别十年未见,仲卿风采如昔,诚为可贺。只是此处不是说话的地。只怕敌军顷刻便会追来,还请仲卿连夜送小生渡河。”就将如何走脱之事大概说了一通。
青道:“事不宜迟,某这就唤醒娘子,连夜渡河。”于是回去叫醒了甄宓,那艄公拦住令狐青哭道:“你救了他一人,却是害了我一家老小。”嘉道:“你可随我等一并前去河北,小生保你一世富贵。”艄公大喜,遂携家小随他三人连夜北渡。
次日天明,众人行至行雨岭。令狐青道:“我夫妇二人就不送先生去邺城了。”嘉道:“既然仲卿无意功名,小生也不强人所难。你我就此分别,他日山高水长,重见有期。”于是二人拱手作别。
郭嘉拽步向东行,艄公拦住道:“你说保我富贵,莫不是想食言?”嘉笑道:“小生岂是言而无信之人。”就领着艄公往邺城来。及至城内,郭嘉径奔王府去,那艄公恐他一走了之,催促道:“先生答应我的事,何时赏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