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郭奉孝赠剑堪均 高伯平夜闯三关(2/2)
郭嘉叹道:“昔千里马未遇伯乐,杂于槽枥之间,遭入奴隶之手,与常马何异。及一遇伯乐,便长嘶大鸣,追电绝尘,是为千里马也。将军何不知耳?河北靠山王乃英武之主,虽败魏王之手,终能成大事。将军若能肯从愚见,弃此地而从河北,必得重用。愿将军熟思。”
顺闻言,沉思许久,道:“顺在此日久,郁郁不得其志。今得先生点悟,胸中茅塞顿开。只是北上之路,尽皆坎坷。先生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渡河北投。”
嘉大喜道:“小生早为将军计划周密。”便先从囊中拿出一块令牌,道:“此乃曹操相府将令,将军路上若遇人阻拦,可度应急。”又取出地理图一副,指于高顺道:“此图记载着北上之路,尽皆偏僻。从南坛入东岭关,转近垣水关、四脚关,走过荥阳,夜渡黄河后,奔至行雨岭,再行近二百里,便至河内。”
高顺接在手中,道:“甚好,河内守将张文远,乃某昔日之旧识。”嘉道:“事不宜迟,便请速行。”顺道:“我去之后,妻小如何?”嘉道:“小生自替将军平安送至河北。”顺拜谢。
于是收拾一番,天亮便出城往北。约有一日,至天晚,投一村庄借宿。庄主是一老者,出迎问道:“将军姓甚名谁?”顺施礼道:“我乃丞相府司马高平。”老人道:“将军往何处去。”顺道:“奉命投并州下书。”
老人道:“将军既往并州去,需的路过荥阳。今有小儿胡班,在荣阳太守王植部下为从事。将军若从此处经过,某有一书寄与小儿。”顺允诺,遂歇宿一夜。
次日早膳毕,顺取了老庄主书信,拜辞,取路而来。前行东岭关下,守关将孔秀,引五百军兵在关上把守。高顺叩关,孔秀出马施礼相见。秀道:“将军何人?欲往何处出?”顺道:“我乃丞相府司马高平,奉命往曹洪将军处寄书。”遂将令牌于孔秀看,秀看罢,道:“可有魏王亲笔文书?”
顺道:“军务紧迫,未曾讨得大王文凭。”秀道:“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魏王,方可放行。”顺怒道:“大战触发,待去禀时,延误了军事,汝能担当得起么?”
孔秀道:“东岭关为要隘,乃进出许都门户,不容不严查仔细。”顺大怒:“我奉魏王军令,十万火急,一律敢拦者,尽可先斩后奏。”拔出堪均剑,将孔秀剁翻马下。众军皆慌。顺道:“军士休惊,我乃魏王爱将,奉命往并州寄书。这厮无端拦我,被我杀却。我定禀奏大王,与汝等无干。”又指守关军士道:“还不速速开门。”众军见他气势凛然,遂开关放行。顺策马冲过,连夜奔走。
天明时分,行至垣水关下。守将见了丞相府令牌,喝令放行。顺大喜,又恐人察觉追来,不敢耽搁,连夜投四脚关来。及至关南五十余里,看见前面有个破庙,甚是萧条。顺就下马进庙,见庙中神像威仪,向前跪祝道:“若能平安到达河北,即当重修庙宇,四时祭祀。”祝罢,顿觉困倦,就爬在堂前打睡。
不知过了多久,忽听有人马喊杀之声,顿时惊醒过来,急忙提枪出庙;只见坐骑嘶鸣不已,似有奔驰之势。顺不敢多想,连忙上马狂奔,方行半里,见前面烟尘四起,喊杀连天。顺勒马一望,只见百十个草寇强人,围住了一个车帐。当即把马一纵,借势冲过来,厉声高叫:“蠢贼不要妄害无辜!”只这一声,恰似迅雷一般,众强人吃了一惊,回头看时,高顺已冲至面前,手起枪落,连着刺死数人。
众贼发一声喊,一起围上来。高顺拨枪突刺,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使的寒芒四射,耀人眼目。众贼见他这般威猛,四散逃去。顺拔马欲走,车上下来一个老丈,须发皆白,唤道:“多谢壮士救命大恩。赶问壮士尊姓大名?”顺思道:“吾尚是非之身,若再迟延,必然有祸。”回应道:“些许小事,不劳挂怀。”踢马欲奔,那老者拦住道:“壮士莫慌。”
高顺道:“某乃戍边军汉,有紧要公文送去边塞。迟了便过不得四脚关。”话音未落,忽听马蹄隆隆,前方一彪人马冲了过来。顺定眼看时,约有千余骑,顿时魂飞天外。拔马待逃时,那波军马已经围了上来,为首的一个将官,下马向老者便拜道:“侄儿来迟,让叔父受惊了。”
那老丈指着高顺道:“贤侄快来拜谢恩公。”那将官下拜施礼。老丈指着将官道:“这是老朽侄儿郑袤,字林叔。正是那四脚关守将。”郑袤道:“多蒙壮士搭救我叔父全家,还请随我入关,聊表谢意。”
高顺道:“某乃魏王麾下军司马高平,有紧要公文送至并州曹子廉将军手里,唯恐延误军情。还请郑将军速速放我出关。”郑袤道:“既有公务在身,却是不容耽搁。”遂引高顺出关。
高顺暗自庆幸,出了关后,连夜投北来。次日天早,就过了洛阳,再行半日,已至荥阳。荥阳乃弘农郡下辖,为中原重镇。过了荥阳便到黄河沿岸。顺午后便至,正欲寻路走时,忽然四下冲出千余伏兵,将顺拖翻马下,绑了来见太守王值。
顺道:“某乃丞相府军司马,有紧急公文送至并州,尔等安敢擒我?”王植笑道:“吾奉魏王钧命,镇守荥阳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汝称相府司马,只能欺瞒郑袤等辈,须瞒我不得。”高顺待要争辩,王植从怀里拿出追捕公文,指顺道:“汝这叛将,魏王不曾亏待于你,因何叛逃?”
顺见事泄,大喝道:“既落你手,杀剐任便。”植道:“且把来监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遂令军士监在狱中。
至夜时分,忽一人入狱,问道:“魏王待汝不薄,尔何故叛变潜逃?”顺道:“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那人道:“今日从你怀中搜出家父书信。你可识的家父?”顺道:“汝系何人?”那人道:“在下胡班。”
顺道:“某曾在汝家中借宿一晚,因此老庄主传我带信。”胡班叹道:“某闻汝乃曹子廉将军麾下干将,为何自取其祸?”顺道:“曹操欺君罔上,人神共愤!某乃汉臣,焉能从贼!”班道:“公真忠义之士也!”遂解其缚,与他更衣易服。
高顺惊奇道:“这是为何?”胡班泣道:“我祖宗世食汉禄,未能报效国家,遗恨何及!安忍再残害忠良?”就将顺妆扮成狱卒,备好船只,连夜送至黄河岸边。顺拜道:“大恩不言谢,日后必报。”登船渡河去了。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