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贾文和进献缓兵计 吕奉先都兵破夏(1/2)
第五十一章:贾文和进献缓兵计吕奉先都兵破夏侯
却说曹操得知策是孙坚之子,当即大笑一声,催动爪黄飞电,突至阵前,谓道:“贤侄英勇,更胜令尊文台公。诚为可贺。”策于马上打躬道:“承蒙曹公廖赞。”
操又道:“我与令尊孙文台破董贼相识,私交甚好。与令义父刘首义更是情如兄弟。忆昔往日共讨国贼,指点江山,宛在目前。贤侄这般好武艺,为何要助纣为虐,同朝廷作对?不如临阵倒戈,投拜天子驾前,精忠报国,也不辱没令尊文台公之英名。”
策道:“我已投袁术,曹公休要多言,可速来决战。”操温怒道:“贤侄为何执迷至此?”策道:“你再絮言,莫怪我不念令尊情面!”操大怒道:“狂悖小儿,当真无知。谁可擒之!”
言未毕,身后一骑飞马而出,大喝道:“许诸在此!”舞刀就砍孙策,策拍马迎上,二人刀枪并举,杀约二十余合。孙策坐骑受力不住,嘶鸣发颤,策虚晃一枪,拨马便退。操挥兵杀来,两下混战半日,各自收兵。
及入城内,术道:“伯符未败,因何速退?”策道:“我纵是不惧,奈何坐骑力战多时,承不住力了。”术令左右备一马来。须臾牵至。
看那马身长一丈,浑身雪白,虎腹龙颈,神骏雄伟。术指道:“伯符可识此马么?”策道:“早闻袁公有一宝马,乃月氏女王所赠,通体雪白,名曰‘一丈雪’,莫非便是此马?”术道:“然也,今就将此马赠于伯符。”策道:“袁公大礼,策怎敢无功而纳?”术笑道:“我喜伯符英俊勇猛,何惜一马耶?”遂并鞍辔送与孙策。
策再拜称谢,跨马骑乘,果然纵横如飞。乃抚摩马颈道:“真我坐骑也!”众人皆赞。
这厢曹操回营后,叹道:“孙策真乃虎将也。却为何要去助那逆臣袁术,背叛朝廷,正犹美玉落于淤泥之中,诚为可惜。”荀彧道:“我看那孙策心高气傲,决不是自甘堕落之人,他投袁术必有原因。”
操道:“文若之言有理。孙策纵然兵败江东,土地尽丧,也应该去投奔刘雄才是。为何却要助逆贼袁术,真叫人百思不透。”
程昱道:“量一孙策匹夫,主公何其忧哉。那袁术本无谋之辈,纵使再得十个孙伯符,也于大局无损。”操道:“不然,三军可夺魄,但将军可夺心也!仲德不见其阵上连斩我数员将军么?”
昱笑道:“自古勇者不胜智谋。高祖皇帝乃泗水亭长出身,武艺稀疏。而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最终兵败九里山,落的个乌江自刎,何也?虽赖淮阴侯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归究还是高祖玲珑八面,慧眼识人,重用张良、陈平等人。而良、平更是韬略无双,屡屡献计画策。我虽智不如良平,而主公却有高祖之能,何以羡勇而断谋乎?”
操道:“仲德所言正是,我险些自误也。”遂聚众将议事,操道:“袁术兵精粮足,又得吕布、孙策辅佐,实为劲敌也。诸公皆乃当世英杰,可有良策破敌?”贾诩道:“袁术大军不下十万,主公若以正兵击之,则彼同心协力,急不可下。不如取巧破之。”
操道:“文和有何良谋,速速献上。”诩道:“袁术、吕布豺狼也。二人均是贪得无厌,反复无常之辈,久处必不相容。可先用缓兵计对待,然后再用离间计,使其自生内乱。主公静观其变,日后二贼相争,可逐一击破。”
操喜道:“此计虽慢,却有妙用矣。”遂遣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三将引兵屯在安溪坚守,不可交战。自家退守界口。再使人散播流言说吕布欲谋袁术基业。
不过一月,流言之计奏效,袁术果疑吕布有不轨之心,遂密召众人商议,杨弘道:“吕布豺狼之性,见利忘义,此流言并非空穴来风,主公宜早作准备。”
阎象道:“唯恐曹操奸计,欲使主公与吕布相争,他坐获渔翁之利。”袁术本无谋,听二人所言皆有道理,犹是沉吟难决。杨弘道:“主公何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术惶恐道:“若是如此,吕布断不可留。可是布向来勇猛无敌,唯恐逼之甚急,反被他害。”弘道:“可摆下鸿门宴,暗伏武士,将他擒杀于酒席上。”术然其说,就欲用杨弘之计。
主簿杨大相伏地谏道:“主公断不能听信小人之言,误中曹操奸计,自绝助臂。吕布虽然反复无常,但其素仗陈宫之谋。主公若疑他时,不如先召陈宫来详问,再作区处。”术然之,遂命纪灵速去唤陈宫来见。
灵引二甲士来军中召陈宫,宫正在营中小坐,忽见纪灵入账道:“主公有命,请公台先生速速入城会见。”宫惊问道:“不知袁公相邀,有何紧事?”纪灵道:“不知。只教我来相请。”宫道:“待我知会奉先一声。”灵道:“唯恐迟了,主公见怪。”宫只得随灵入府见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