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逢破庙张合擒壮士 抵黑山潘凤逞武(1/2)
第三十三章:逢破庙张合擒壮士抵黑山潘凤逞武勇
且说那云楼背后果是另有他人,便是邺城长史耿奂,他在此开黑楼敛财,专截过路客商的马匹财帛。当下闻说云楼被烧,怒不可遏,径来告冀州牧韩馥;馥大惊,即点两个校尉各引五百军马,缉拿贼人。
那左右两个校尉一起应声,这左侧闪出的姓张,名合,字俊义,身长八尺左右,细眉大眼,目若朗星,原是河间人氏,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庄里被黑山贼寇打劫,烧毁了庄园,他聚庄里三五百人,寻上黑山报仇,兵败被围,途中被高览相救,便一同前来投奔韩馥。
那右侧闪出的正是高览,字文易;身长八尺,黄色面皮,膂力过人,原是邺城打铁将出身,也是一身好功夫,着他人帮衬到城内做职,因征缴山匪有功,升到校尉。两人领了差事,就去军营点了军马,各地巡察。
再说颜良那日别了窝阔达,回到家中收拾停当,只身径投邺城而来。沿路风餐露宿,这夜行到邺城境内,看看大雪兀自下个不停,老远就望见一座夫子庙,便奔了过来,看那庙墙峘破败,堪堪能挡住风雪。就投了进去,四下里寻些干柴,燃了堆篝火,从怀里将那冷干粮在火里烧热了,吃的饱了,就在供台上铺些干草,往边靠了器械,躺上去沉沉睡了。
这厢张合与高览二人当日各引了五百士兵,各地走访打探,缉拿贼人。二人分头行动,高览向代郡方向去,张合往赵郡地界来。
先不说高览,直说张合引兵到赵郡来,查了三四天也没个线索头绪,便回军往邺城来,也是巧了正好奔到这夫子庙前,却见内有火通亮。不由肚里寻思:“这庙里破败不堪,也没个供奉,怎地会有火来,莫不有人在内,我且先进去看一看。”
便只手推门进来,只见供桌上睡着一个大汉,台边斜倚着那开山刀闪着寒光,还有一张角马弓,边置两壶雕翎箭。那大汉鼾声起伏,早睡的死沉沉了。
张合看了好生疑惑,怪道:“这大雪夜里怎会有条大汉睡在此处,多半就是歹人,且先拿了再说。”便上前悄悄拿了器械,大喝一声;颜良睡的正酣,猛闻一声大喝,疑在梦里,转过身去再睡;顿觉不妙,坐起身子来看时,吃了一惊,暗叫声不好,就去摸长刀,早已不知哪里去了,待要起身挣挫,就被人用刀架在脖上,十几个军汉一齐向前,拿了一条索麻绳,绑了结实。那汉道:“尔等因何捉我?”张合道:“奉命拿贼。”那汉道:“我是琅琊人颜良,是来往邺城投军的,须不是贼人,将军拿错了。”合冷笑道:“天底下没一个贼人肯认自家是贼的。且休啰嗦,解到主公那里再说。”就连夜解投城里来。
次早,韩馥聚众开堂,众人解来颜良,韩馥大怒道:“贼人甚是可恶,你快从实招来,因何烧了云楼?”良暗思道:“若是招了,只怕性命不保,我只拿言语来搪塞,绝死也不松嘴。”便回道:“小人祖籍琅琊,自幼随父母移居到蓟县。是过来投奔旧识的,并不曾知云楼何物?如何把我当了贼人?”
馥斥道:“贼人嘴还硬勒,你若再不招供,我将要大刑伺候了。”良道:“小人句句属实,真是投奔相识的来。”韩馥大怒,就要将他杖刑。阶下闪出一人,禀道:“主公且慢用刑。我有话问他。”看那人时,生得七尺八寸高,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正是冀州邯郸人沮授,表字公与,现任冀州别驾。
沮授当下问道:“你且说说,你来冀州投奔何人?”良道:“我有一好友乃辽东玄莬郡人文丑,现在冀州参军。我就来投奔他的。”沮授转头谓一人说道:“仲治,劳烦你去查下军名册,看看我冀州军中有没有一个叫文丑的。”
那叫仲治的乃颍川阳翟人,名辛评,字仲治,现任冀州议曹从事,当下应诺而出。去有半个时辰,就回禀道:“潘凤将军麾下有一什长,乃玄莬人名唤文丑。”韩馥道:“带他过来,与这贼人相认。”辛评便率文丑进殿。
那文丑阔步入堂,只见他生长九尺,面似黑锅,眼如铜铃,扎须铁髯,势若虎狼,近前躬身施礼道:“末将文丑参见主公。未知主公召来何事?”馥指着颜良道:“你且认认,这厮是否你旧识?”
文丑定眼去看,大惊道:“这不是颜良贤弟么?”良道:“兄长,救我则个。”丑道:“贤弟犯了何事?被这般绑了。”颜良还未答话,韩馥道:“这厮吃了豹子胆,却去当贼,将耿长史的云楼烧了。”
文丑怒道:“贤弟,你若有困难,如何不径来找我帮衬?却去为贼?”良道:“兄长,我不曾做贼。”丑喝道:“你既不做贼人,如何去烧了耿大人的云楼?又如何被拿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