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分兵派将(2/2)
马铖点了点头,高声说道:“既然如此大家都要拼死杀敌,等击退北虏本督亲自为你们请功!”
马铖刚说完,一个指挥使站出来说道:“军门大人,末将有话说!”
马铖看了一眼这个人,是外城二十四卫中的一个,但是马铖忘了他叫什么名字。朱同作为中军官赶紧趴在马铖耳边提醒道:“大人,这是孝陵卫指挥使梅春!”
原来是孝陵卫,那就是为朱元璋看坟头的家伙。这帮家伙当年可都是挑选的骁勇善战之辈,不过现在过了二百多年,估计都退化成一群农夫了。
“梅指挥使,你有什么事情。”
这个梅春是世袭的孝陵卫指挥使,他的始祖是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第一任的孝陵卫指挥使是梅永贞,也是梅思祖的孙子,更是朱元璋的外孙。
梅永贞的父亲叫梅殷,娶了朱元璋的女儿宁国公主。靖难之变后,燕王朱棣从北方挥师南下,梅殷据淮河拥兵抗燕。后来南京城被朱棣攻破,朱棣让妹妹宁国公主血书召回驸马梅殷。
耿直的梅殷回到南京后,当庭酸语讽刺野心勃勃的大舅子朱棣。梅殷虽然表面上没有受到惩罚,但不久后,却在上朝时,被人挤下金水桥溺死。
事情生后朱棣假装派人追查此事,肇事者居然说是受了皇帝指示。朱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肇事者掌嘴立斩。事情至此,宁国公主不干了,哭哭啼啼向皇兄朱棣索要驸马爷,朱棣只得厚待梅家,梅殷的儿子梅永贞被任命为孝陵卫指挥使。
梅家传承到梅春这里已经出过七任指挥使,同时因为梅殷的忠孝,历任明朝皇帝对梅家都十分信任。而梅家也将守护孝陵当成了天职,所以今天孝陵卫接到马铖的军令,让他们全部撤到城里,作为朱元璋死忠的梅春当然不愿意。
梅春站出来拱手说道:“军门大人,我们孝陵卫就是负责守护太祖高皇帝的陵寝,我们愿为高皇帝效死,请军门大人让孝陵卫全体为高皇帝尽忠!”
马铖听梅春这么说就知道这家伙疯了,他们一个孝陵卫最多只有五千六百人,要面对几十万的清军,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但是他们死不死跟马铖半毛钱关系没有,可今天是马铖分兵布将的日子,你梅春就跳出来啪啪打脸,真的太不给马铖面子了。
但是马铖还不能火,毕竟人家都说了要为太祖皇帝而死,自己不准岂不对太祖不敬?马铖想了想温言说道:“梅指挥使,你们孝陵卫还有多少军士?”
“回大人,还剩三百八十八人!”
马铖听完问道:“梅指挥使,你以为你的三百多人能对付了数十万北虏大军吗?”
梅春豪气的说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听这个家伙这么说马铖真是无语了,对一个疯子你还能说什么?马铖也不准备在说什么,回身就将圣旨取了下来,然后高声问道:“梅春,本督身负天子圣旨,难道你想抗旨吗?”
马铖已经拿出圣旨压他了,按照一般人的逻辑正好借坡下驴,躬身接命就得了。那知道这个梅春死心眼一根筋,看到圣旨赶紧跪下,但是嘴中却说道:“军门大人,末将的始祖梅殷为建文帝而死,末将也准备学习先祖,如果军门大人不许,那末将就入宫求见皇帝陛下!”
马铖看到这个家伙要去找皇帝,这可不好,马铖的圣旨原本就是不清不楚,是马士英曲解皇帝的意思而成,现在梅春要去见皇帝那这份圣旨岂不露馅了?
想到这马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梅春句句话都咬在理上,让马铖拿他根本没有办法。
这时作为总兵第一人的张国柱站出来了,他说道:“大人,既然梅指挥使有如此忠心何不满足他?太平门外的紫金山第三峰距离南都不到三里,站在上面可以鸟瞰南都全貌,这可是重要地点,不如就交给梅指挥使防守,第三峰距离孝陵也不远,正好可以两头兼顾!”
马铖知道这是张国柱在和稀泥,反正你要送死那就去吧,三百多人留在外面估计都不够清军塞牙缝的。
马铖对梅春问道:“梅指挥使,你看这样可满意?”
梅春想了想也行,第三峰是紫金山最高的主峰,在这里既然能照看孝陵也能照看南都,这不是两全其美吗?想到这梅春说道:“末将谨遵军门大人将令!”
这样归马锡指挥的六卫变成了五卫,不过马铖也没放在心上,原本太平门那边就不是主战场,少点人就少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