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第85章 后金内附(1/4)
乾贞十四年,即便是十三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北征,大明财政仍然不可逆地持续好转。国会山非常体贴地提出了全民共享胜利果实的返税计划。
说白了无非就是减税,虽然拘于吕左使的“你给俺纳税,俺给你安全”的立国契约原则,大明的农业税十二税一,工商税十税一都是雷打不动的存在。但是只要你能如数如期纳税,次年当地官府就会返还你一成的税款,美其名曰“创业转移支付基金”。
哪怕这一年大明的岁收从五亿一千万贯骤降到四亿八千万贯,国会山和内阁都顶住压力,坚持返利民间。再就是增加医疗教育行政方面的经费支出。特别是医疗方面的支出,人均几乎翻了一倍。
毕竟,根据国会山的测算,随着战事结束,高昂的战争花费将从十三年的三亿九千万贯逐渐下降和平时期的七千万贯。如此不出数年,大明因为战争累积的巨额财政缺口就会消失。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继续加大基建投资步伐。
根据国会山的决议,内阁自乾贞十四年开始,就开始计划修筑从徐州往西经洛阳、潼关,转道太原、云中、集宁寨、随后北去伊林、敖包山、库伦的铁路大动脉。当然,这条铁路的花钱多寡依旧是联合国军各国,按照此前漠北的利益所得比例分摊结算。
要说这条铁路才是确保漠北永归汉家的真正保障!此外,一条从沧州出发到燕京,然后沿永济河越过燕山,经宣德接到集宁寨的铁路也提上日程。而从寿州经颍州、蔡州、郾城、许州、郑州的环线铁路也开始利用淮南民间的力量集资修筑。
又有沧州自海阳穿越辽西走廊,串联锦州、营口、本溪、辽阳、沈州、咸平的铁路也要开建。南朝也在积极联系大明的工部尚书吕乔年,希望协助修建明州经绍兴、临安、嘉兴、平江、常州、镇江到建康的铁路大动脉,全长九百里,预算一千七百万贯。三五年修下来,南朝还是能够应付的。
而后金则希望修筑兰州、临洮、陇西、秦安、凤翔、咸阳,连接潼关的铁路大动脉。只不过这条铁路的确不短,一千两百里呢!两千三百万贯要不要?特么你后金哪来这么多钱粮供应?
这话就问的非常无理!话说人家后金既然是复国,那么自然要继承大金的外交权益。宋九嘉连续出使南朝、大明,一番舌箭唇枪后,轻易就拿回原本属于后金的权益:
凤阳府的租金每年一百五十万贯,虽然改成了岁贡,但其租金的本质却没变化。南朝每年岁币银、帛各二十万两,合到一百二十万贯。这就总折算出铜钱两百七十万贯。而且此前因为战事没能收入的四年费用也要一并清算过来,五年合计可就一千三百多万贯呢。
南朝觉得此前几年大金失国,你连国体都不在了,自然不愿意支付过往岁币。不过是答应支援一笔粮草了账,此后岁币照旧。
大明则在大金中都城破的第一年就在淮南收留了完颜守绪等败军,卫将军也是那时候就答应协助大金复国的,自然没有南朝的那种推搪理由。
不过太府寺还是拿出大明之前的各种援助金国的保利贷款说事,想要用来抵消此前三四年的租金。结果在宋九嘉的到处演讲下,大明的民间非议颇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