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第79章 李大有的长枪(1/3)
拖雷果然不愿为了三哥窝阔台就搭上自己的老巢,第二天派出回使去大营调兵过来。对方大军最少三十万呢,拖雷绝对不敢轻视。如此僵持数日,托雷的大军已经增兵到十五万了。
也就是说,他的大本营还有七万?吕少安默默计算,拖雷只带了阿勒赤、忽必来、也苦、和移相过来,那么木华黎、博尔术、者勒蔑、脱忽都在守营。
他们也早在防着自家偷袭了,移剌蒲阿怕是要有苦头吃喽。
看来在他们眼里,自己的人品堪忧啊?吕少安苦笑一会。此时再想调整已经不现实了,先僵持着再说吧。顺便也利用这几日把自己的防御阵地加固,于是再次强化了长枪兵的战略价值。
经过三年的与蒙胡作战,内阁首相李大有沟通了枢密院认为,长枪兵在野战阻击骑兵方面还是很有效的。毕竟你不能无休止地靠火枪、弓弩、火炮拒敌。
这年代的火器,还没密集到没有死角的那种地步,火器的哑火率也着实不低。更何况,你还要深入草原远征呢?怎能不慎重!
而与骑兵对战,最怕的是枪扎进去了,但枪杆折断反而伤到自己。再就是因为敌方骑兵冲击袭扰不定,真要一直端着长枪,对士兵的体力消耗也太大了。所以枢密院对长枪兵器重新做了调整。
直接把枪头减少到一两重量,几乎就剩下一个尖刺了。与枪杆的连接使用螺纹旋紧去,再顶个小钉子,使之不易脱落。枪杆也是改成两段法,后段手持部分保持原来的尺寸,前段则细了很多。自然枪杆也可以加长些,整枪达到一丈八尺,比宋军一丈四尺长了不少。
这样不但直接降低了枪刺端的重量,使持枪更耐久。而且扎进冲阵的敌人身体后,枪杆就会直接在枪头部位折弯或断裂,枪头就留在人家身上了。敌骑的冲力也会失去传递途径,不易反伤到自己。而且因为枪杆前部的材料制作更加考究,弹性更强,也更不易被敌刃削断。
朱棣开始主导阵地防御战,论及布阵这方面的专业性,吕少安真心比不了二师兄,他还是军中的基本功太差了。
朱棣的枪阵布置也不是直线平行,而是斜线布阵分为左右两营。
左营方阵以连为单位,由五个横列组成,每列一个排二十六名长矛盾兵,士兵间距三尺的战斗队形,一排阵宽二十步。一营五阵,斜线横列,各错后一阵,防御宽度一百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