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 第十一章 明王狩北(1/2)
察合台毕竟是取巧后的仓促获胜,他也根本没来的及派人理清沧洲、利津等地易主带来的军事优势,况且蒙胡也压根不会这干些营生。加上辅广率部的死战不退,岚山终于获得喘息机会。
派谁出来收拾残局就成了大家争议的焦点。
这并非易事!沧洲、利津需要赶快恢复,两地军属需要重新安顿、查清去向。两地投奔的军人需要甄别、鼓舞,逃窜的溃兵需要收拢治罪,济南、陵州、利津、沧洲防务需要重新布置。
这些事由都不是一两名战将级别的统帅能够胜任的。必须是元老重臣、德高望重,还要懂军事、懂民事、知进退的大佬才行。岚山庙堂上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大佬?
就统帅能力而言,朝堂上倒是还有李诚之、李大有堪称军略出众。但李诚之要操持兵部,李大有掌管枢密院。手上各有一滩烂活,都不能说走就走。
镇国将军吕轻侯节度辽东,正在金州训练骑兵,那是肩负重大战略重任的地方,绝对不能离开的。辅国将军朱棣在利国守卫西南门户,那也是须臾不敢放弃的军国重地。奉国将军方远山水战足以称王、称霸,但是他真的能主导陆军野战吗?
再有巩嵘、陈亮也行,但他们全都退休了。参赞军事可以,带兵出征就勉为其难了。
其他的将领,吕安年要护卫岚山,而且他并不以军略出众。杜杲在海津,陈韡守济南,走不开,而且俩人资历也嫌不足。至于郝定等梁谷六仙,那就是杀杀杀!然后呢?继续杀杀杀!
这几人领兵作战或者不怵,但民政能力一塌糊涂。想要同时镇抚军心、民心?说笑了。
其实,左使吕祖安才是最合适的人。他也是极少能同时满足西北防务所有条件的大佬人物。但是大明朝野上下,统统不允!开玩笑了,刀枪无眼的。万一左使有点意外,这大明的国本就没了!
还有谁?要说,真有这么一个人!身为明王的吕延年,同时还有一个军方身份,大明枢密院的录事参军。无论治军、治民、号召天下,除了左使之外,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无奈之下,国会山架不住吕延年的软磨硬泡,总算在匆匆立了儿子吕守之为世子后,议会通过本年度明王狩猎北海郡的决议案。吕延年九月二十五日出行,即日起节制平原、北海诸军事。
在吕延年的军令下,济南、淄州、莱州军旅各有调动,大有作势围歼察合台所部的架势。
察合台本来就是要去中都的,此次进击岚山,全是因为沧州、利津不战而溃,有便宜赚才跟过来的。如今囊中早已饱满,哪还有与岚山死磕的兴趣。
何况对面昌邑守军的军械犀利,阵脚浑厚,根本没必要再攻下去。
蒙胡骑兵的一向特点就是机动性河突然性,这点察合台深得精髓。此刻看到大明援军快成合围之势。于是不再纠缠,十月初直接退军与术赤会和包围中都去了。
吕延年亲征解除昌邑之围后,沿途收揽沧州败兵发送卫尉寺审理。然后自帅两个指挥旅禁军北上收复沧州,重新控制住利津、海津一线。再南下陵州,看看地利,觉得陵州真心不好守。
但就这么放弃了也不行,干脆在此地继续执行坚壁清野政策。并以水军驻防,战时就作为双方拉锯地方。等到一切布置完毕,明王回济南驻防,算是堪堪稳住西北战局。
手下配置的副手是以智将著称的“四害”之首陈韡,他负责执掌济南防务。此外身边战将还有展徽、刘全、姚云、彭玉斌、王显臣、崔天佑、张正忠等人。
完颜合达领明王六军,军中还有吕观之、吕铠之等少年,不过这支军队只负责保护明王安危,不管打仗等事情。
此直到时,大明才算真正开始着手备战了。泗水郡守时少章守徐州,辅国将军朱棣守利国监。二人手下战将有郝定、王显忠、吕留年、杨安国、孙正武等人。
因为不但南北防区在东平一带相互交叉,而且时少章、朱棣俩人防区也很近,这搅和在一起的时候,究竟谁听谁的,着实难说利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