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明录 > 第二部 干戚 第九十五章 筑基(二)

第二部 干戚 第九十五章 筑基(二)(1/2)

目录

鸿胪寺卿汪大度这些日子几乎跑断了腿,然而收效甚微。好在铁路还是在如期开工,尽管南朝坚决不同意吕少安的这条铁路方案,但也没动真格地阻拦不是?

因为大明的经济实力,也因为大明修铁路已经修到的熟能生巧的地步。所以到了乾贞九年,这条铁路就如期完工了。从岚山到滁州,七个时辰。滁州经过庐江西行到六安,再北行到寿州,又是七个时辰,跑一圈要耗时十四个时辰。

这条铁路引起的民间争议也非常大,因为按照当年吕左使的计划,从泗州到凤阳只需要一个时辰,就算到寿州也才两个时辰,要比现在减少七倍多的花费和时间。如今花了更多的钱,修了一条耗时更长的路,而且大把的钱丢在别人家的院子里。

更可气的是南朝还得便宜卖乖,一直不要不要滴?据说抗议的国书在内阁堆得快有一尺高了,哪里合算了?这不是脑残嘛?俺早说过,左使家里尽出败家子!

你看他们家小五结婚时那排场,有多少家产够他们那样败坏的?

对此,已经服完兵役,任职枢密院录事参军司的小五吕留年非常委屈。特么俺第一次结婚好不?没经验多花点钱而已,招你惹你了?不知道俺老岳是谁啊?特么张大学士那大嘴巴能喷死你啊!

甚至很多民间高人们都在好奇,一向习惯于挑刺的国会山为何这次没动静呢?

“国会山哪有时间管这些小事情,这样不是很好吗?路修的长,意味着更多地方的运输有了保障。总之利国利民啦,都瞎吵吵啥啊?”据说这是某位老资格议员的原话。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条铁路都是充满争议的。这是大明历来修筑的里程最长、路况最复杂、花钱最多的一条铁路,总里程达到了一千五百三十里,花费超过三千九百万贯,耗铁六十五万石!

其他无论,因为两淮之地大量的河网密布,又要在黄河下游的宽阔之地架桥。而且不是一座黄河大桥,是连续跨越三座!因为如今黄河入海就是分成三个河道轮流使用的。

所以这条铁路的很多地方,几乎就是用钢铁堆积出来。有人评价过,单是这条钢铁的用量,就要南朝集中能力生产十年!并且还是它的全部产能。

而如今的大明,每天的钢铁产能已经达到一万五千石。一年四百七十万石钢铁产能,是南朝的七十倍!当然了,放在后世,年产三十万吨的小钢厂肯定属于“关停并转”的淘汰产能。

但在此时,因为这两年南北战争、摩擦,两朝对于军备、粮食、以及各种物资需求海量涌入大明。此时,乾贞八年的大明岁产已经高达八亿贯。岁收也达到两亿一千万贯。户部、太府寺的财赋累积到三亿三千万贯!很不幸,大明正处于钱多花不完的节奏中。

所以,国会山舍得花这钱,再不花民间就要缺钱了啊!再说这条铁路也不全是大明自掏腰包,那些讨厌的民间商贾还占股三成呢!

他们都不怕,国会山怕个鸟啊!

如果不是因为西夏投降蒙胡,辽东耶律厮不叛乱,导致金国的西北、东北安全局势瞬间恶化。大明需要收缩基建,转而扩张军工产能,甚至还要做好全面介入的战争准备。类似淮南这样的铁路或基建项目,大明最少还要上三五个不止!

如今的枢密院吃了“开禧北伐”的大亏,再也不愿意用自己的理智加于别人。情愿使用最坏的预期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反正朝廷不差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