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干戚 第八十八章 开禧北伐/一(3/3)
完颜璟虽然勉强“认同”完颜匡说法,但还是要唱戏做全套。那个啥,吕左使不是最喜欢干这事吗?自家必须是“自卫反击”,所以就很有必要把自己的决策过程抄录给大明枢密院一份。
不久南朝使陈景俊往金贺正旦,完颜璟做出最后劝和:
“大定初年,我世宗许南朝世为侄国,迄今遵守勿忘。岂意尔国屡犯我边,朕特遣大臣宣抚河南,尔国曾谓未敢败盟。朕念和好已久,委曲涵容。恐侄宋皇帝,未曾详悉。尔归国后,应详告尔主,谨守盟言!”
南朝对此自然嗤之以鼻,怕啦?那就打吧!
乾贞四年三月,南朝不宣而战。京西北路招抚副使皇甫斌出兵唐、邓,欲攻郾城、许州。四月淮西路招抚使郭倪遣统制陈孝庆、武节郎毕再遇分略顺昌、蔡州。
此外,再有四川宣抚使程松使昭信军节度使吴曦出兵汉中,欲取关陕。然后又遣使岚山,重申“翁婿之国”情谊,希望岚山能够出兵汴梁、中都、河北,与南朝一起联手灭金。
但是南朝一些有识之士分析形势后,认为在北朝频繁水患、异族寇边时发动偷袭甚为不义,所谓“义军”行事暴虐,有失忠义。故而大明绝难插手与北朝为敌,此战必不利于我。
就连韩侂胄的铁杆粉丝叶适都反对,不仅拒绝起草宣战诏书,还上书说轻率北伐“至险至危”。
在岚山学成南归的武学生华岳也上书,认为此时南朝“将帅庸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山砦不修,堡垒不设”。
华岳认定本朝这次北伐必将“师出无名,不战自败”。结果不但华岳被削去功名,遭到囚禁。连为他性命奔走的原岚山太学校友赵葵、岳珂、真德秀、魏了翁、贾涉等人也俱受牵连,纷纷被革去功名,编管地方!一时中外侧目。
要说韩侂胄如何不知道这些人在岚山的奥援力量。别人都不说,就那个号称天下第一纨绔的吕少安,就没那么好相与的!但是,那有如何?
战争已经打响了,对他韩某人来说,这就是有进无退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