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明录 > 第二部 干戚 第六十九章 我们要改变

第二部 干戚 第六十九章 我们要改变(3/4)

目录

为响应淮南郡“我们要改变”的大选口号。次年正月,明王宣布改元“乾贞”。

“是年为大明乾贞元年。淮南大选,卫将军凤翔九天,一鸣惊人”。《大明史》

久不写稿的《岚山邸报》总编王介亲自撰稿,自乾贞元年正月一日起,在邸报首版连续七天发表系列邸论,呼吁全大明臣民行动起来,一起为淮南改制加油助威!

民间舆论被迅速点燃,内阁也适时连续发布一些重要的惠民措施。什么“探亲假”、“公假”、“春节假”、“妇女产假”等等相继发布,更让民间热情火上浇油。

自从洪武五年的宋金之战,陈九四一家与丈人家在逃亡路上走散,就此担惊受怕了几个月。总算南朝退军,黄河却又决口。眼看天气渐凉,举家老小衣食皆无着落。

当年的陈九四几乎绝望得想跳河。好在岚山及时派出的救灾人员发现他们,这才堪堪从天爷爷嘴里偷出一家人的性命。

索性举家搬迁到石梁河定居下来。陈九四原本因为入赘了岳家,所以儿子们都姓了于氏。如今与丈人一家走散。陈九四也就趁此举家迁移机会,想要帮自家儿子们改回原来姓氏。

好在陈九四这人还算有些良知,加上浑家性格刚硬。所以只是把长子改回姓陈,两个小的儿子就继续姓于好了。又为流民中叫“陈九四、陈六九、陈四七”的人实在太多。因此县里鼓励这些人可以各自改名,所以他就请地方学堂的先生帮忙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陈友谅。另外长子取名陈世美,次子于洋,幺子于潭。自此在石梁河驿站附近分得二十五亩土地。

长子陈世美则因为少年曾入过私塾,识得些字,就被安置在驿站里务工。次子于洋十七岁,已经入厢军服役,说是表现不错能考禁军。幺子于潭七岁,也进入义学读书。

一家人如今在石梁河定居,六七年过去,家资已渐渐丰满起来。日子真心不能说有多好,但那也要跟谁比了。比之岚山、盐仓的首善之地,那是要不如些的。但随着石梁河修筑了新的岚海铁路大桥,又大大拓深、拓宽了石梁河水道,这几年的官府投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