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六十九章 我们要改变(1/4)
那么,既然这些在外的淮南郡人依然认为自己是淮南郡人,还在关心家乡发展,他们就该拥有参与淮南郡大选的投票权。吕少安是这么定义的。
相应的,不光是淮南当地驻军有投票权。那些在外服兵役的淮南郡人,同样也要拥有投票权。现在淮南郡经营的外地商社雇员,这些“新淮南郡人”依然要赋予投票权。
谁有意见吗?就那些淮南郡的士林乡绅?他们真的敢出头质疑吗?
那些在外的淮南郡人,那些服役的淮南郡士兵,那些外来经营的新淮南郡人,他们的眼界更加广阔,他们看到过外面世界的真实变化,他们渴望淮南郡也能有类似的变化。
一句话,他们将是改制的利益享受者。
把这些人推出来,就足以占据农、工、商阶层的两三成。再发动人海战术,让他们在乡亲间现身说法,假设每户再能带动一户跟风的话,则再发动出两三成没问题。加上原有的三成筑底民意,“士、农、工、商、兵”,那就是七八成民意到手!
如此,还用担心大选的失控吗?
大选就是大选,操做的是民间百姓的情绪和关注。不是甚么施政计划书,那玩意要在精英阶层讨论。拿去挑战民间智商?不但很难让底层百姓看明白,也容易被挑刺、歪曲,形成争议。
但如果只是民间愿景的汇聚、爆发呢?民意汹汹之下,谁敢挑剔、阻碍?
那些士林、乡绅人物,只要不过多触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温水煮青蛙,他们真的敢抛家弃业公开与朝廷对抗吗?更何况,若是能成立一个凤阳卫的话,将会对他们有多大的吸引力?至于凤阳卫能否被国会批准,吕少安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