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十七章 洪武纪元(1/2)
阿掖山卧佛寺的洪亮钟声,在岚山都护府的拌合下,一天天敲打着时间的巨轮,迈进了绍熙元年,也飘扬到宋金大地的南北东西。
话说这声音可老贵了,从三十贯到三千贯不等,这还不算太离谱的价格。据说徐桥送给金国新权贵胥持国相公的一口超级特制大笨钟,镶金、镀银、珍珠翡翠齐上阵,足足花了八千多贯钱!
这一年在南宋是绍熙元年,时有国子监黄裳献《三垣二十八宿天文八图》,以为祥瑞。黄裳为了编修《天文八图》,曾来过岚山数次。一则是和欧阳研究“天演论”,很多欧阳随口说出的天体演化轨迹,黄裳经过仔细计算后,惊为天人。
再则主要还是为了借用岚山太学的“天文望远镜”,这可是吕安年在海阳掘出的一块大号水晶石,其后被吕祖安花费三年多打磨而成的一面巨大的圆形凸镜,就耸立在阿掖山东峰之巅。
下面安装了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支架,白天对着阳光聚焦,那就是岚山明教圣坛的圣火来援。晚上对着静谧的夜空,各个星座清晰可见。碰见天气好的时候,月亮表面山川一览无余,连嫦娥玉兔也无处躲藏,惹来“四害”们一片惊呼。
是年,金国改年号明昌元年,编修《大金玄都宝藏》,计六千四百五十五卷为祥瑞。吕祖安同样没放弃插手赞助的念头,狠狠贿赂了郭谏、崔温、马太初几人,顺手把明教的几篇经文也收了进去。经过这样一番神操作后,明教不就有了“自古以来”的理论跟脚嘛。
再后来,干脆连郭谏、崔温、马太初的人,都被徐桥施展各种小手段淘宝到岚山太学当教授了。没办法,就天文而言,这几个家伙的学问绝对不差黄裳,装神弄鬼更是犹有过之。
虽然说这几位的人品堪忧,没事喜欢窜缀别人吃早饭。不过岚山都护府从不在意所谓的人品问题,胥持国、苏师旦们的人品如何?还不是奉为岚山贵客嘛。
甚至连文化沙漠的西夏国,这一年都有骨勒茂才编纂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刊行。这让素以明招山文华著称的岚山众人如何甘心!所谓“体面”,那从来从来都是大事体。
因此本岚山都护府也跟着南北两朝的改元凑了个热闹,悄悄打出大明年号:“洪武元年”。
祥瑞吗,就是新成立的“岚山太学”了。吕祖俭是首任太学的山长。除了专职教授外,吕祖安、欧阳晚晴、张从正、乔行简、葛洪、巩嵘等人也都纷纷收到聘书,成为太学的客座教授。
岚山太学讲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举,学制四年。授业采用课时制度,每天四个正课,每课时一个时辰,中间略作休息。
每日正课外,另有一个军训课时,一个辩论、自修课时,可说课业相当紧凑、繁重。此外,每七日还要参加岚山卫队的军演一天。逢春秋两季,再各排二十八天参加农业播种、收获。
岚山太学的课业内容也是堪为天下先,课业主要包括朱熹主编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又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自从朱熹在自己学问中引入吕祖安的实践论之后,再也不敢自承“圆满”,编订的《四书五经》也不再是吕祖安前世看到过的那种理学鬼东西。更多倒像是工具书,少做结论多做探讨。
这是文史经学类基础科目,如今南北两朝的科举大都不出这个小圈子。所以无论年轻人如何不喜欢,那都必须学。这种教育强横姿态,便如吕祖安前世所学《英语》一样,虽然百无一用,却是科举的敲门砖。少了它不行,但用过了就丢的玩意。
真正让岚山太学立足巅峰的教育成就,主要还是以《六论、一录》的明招山学问一脉组成。课程多以吕祖安在淳熙十一年的鹅湖会的讲演,及他在丽泽书院的讲学为底稿,其后又被吕祖谦反复推演、补充、修改、圆润了数年方才编订。内容主要包括《物理》、《算学》、《天演》、《地理》、《工商》、《契约》等六论,及吕祖谦、朱熹在编纂“四书、五经、六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后合著了《近思录》一书。
这六本巨著被世人合称《六论一录》。因为大多属于专业领域的基础学科论著,其学术地位尚在朱熹编注的《四书五经》之上。后有《宋明录》小说家言,所谓东莱吕、北岚山二吕联手,总算是成功压制了南晦翁朱熹的理学,从此再无翻身机会。
“自此汉家文明开始与之前的趋势割裂,扭转了封闭自满的趋势,开始学会用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自此走向一条全新的轨道。
其影响社会变革之深远,波及东西大陆。并且对新东方大陆的文明嫁接、发展也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其意义甚至不在左使的岚山创世的功业之下”。《关于吕东莱、吕左使兄弟在创世时期的明招山文化治理的功绩的讨论》第1卷,13章,7段落。作者川普.奥巴马。
话说“年号”这玩意,本质就是一种凝聚民心的手段。在这个时代,你没有自己的年号,比没有自己的货币还丢人。大金皇帝和南宋皇帝,每年都在讨论所谓的“叔侄”问题。一个希望取消,一个坚决不让!可有什么实际价值吗?当然有!这其实就是一个文化、民心的征伐手段。
为此,孝宗皇帝不但组织过北伐,最后因为耻于向金国爷孙两代皇帝喊叔叔,竟然连皇帝都不干了。世上还有比这更牛逼的罢工吗?
要知道,同样那个时代不远,石敬瑭为了登上皇位,不但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使中原从此失去北方屏障,而且还谦卑自称“儿皇帝”!估计那时的辽国皇帝性格醇厚,要是换作吕祖安、张从正这等性格狭隘之辈,怕是石敬瑭要做“孙皇帝”才行。
金国打死都不愿意让出“做南朝叔叔的权利和义务”,却莫名其妙地放弃自己国家的铸币权,任由民间采用南朝货币体系,甚至还出政策鼓励收取南宋通宝。当然,现在还有岚山的银票也在流行,那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足,许多人家宁愿设法加些添头也要兑些保利银票在手上。
为何?送礼方便啊。几张小纸片夹在某些人的煌煌巨著《四书、五经、六论、一录》等书中递出,不但文儒骚雅,而且一丝烟火气都没有!
当然,这还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你没有银票,岚山的货品未必会卖给你!或者就算是能买到,那也是晚了许久的事情,你说这岚山还有没有王法了?
啊!谁家婚丧嫁娶、升官祝寿的,不是算好日子就要采买的?难道等俺喜事都忙完了,喔,你岚山的货品才慢悠悠地送过来?
而岚山在南北两朝都在忙着政权更迭的敏感时候,操作年号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别有打算的。
有了自己的年号,岚山都护府才算有了真正的国家凝聚力,士农工商兵才有了效忠的对象。这对于岚山后续的发展壮大、吸纳人才,非常必要。读书人精明着呢,没前途谁来巴结你?
而岚山只是“不公开”地发了一个纪年历而已,并未称王,更未称帝。那么对于南北两朝的朝廷而言,也就没到抹不开脸、恼羞成怒时候。应该还会含糊一段时间,再做出反应。
更巧妙的是,岚山的年号事件一定会在金国小皇帝完颜璟的心中扎下一根刺。等忙过这两年,就该准备再动刀兵了。吕祖安真正等的,就在这儿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