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煮海 第十三章 岚山出品(1/2)
这些事说起来千头万绪,欧阳也只是负责技术开发而已,其余作业计划、人员调配、商业规划,种种事端,就全压在吕祖安身上了。
好在吕祖安销售出身,最是耐心稳重,竟还勉强应付下来。刘二祖也是因为借的巨款进来,怕过后不能收场。所以无论劳动,还是调和人力,再或市场渠道探寻等等,无不全力配合。万事虽然杂乱,然而进度却是颇为平稳。
于是分工,肥皂、火药、开荒、捕捞、盐田先行,白糖因为红糖不易采购,只是先试出工艺,做些样品,待市场反馈后,再尝试去找寻原料来源。
精盐则需要挖盐池、晒盐等需要时间。酿酒也需要等九月天气干爽才行此,目下也就是做些开挖酒窖,烧制酒坛等准备工作。还要设计出蒸锅请人打造,一时更是难以兼顾。因此其原先排定的人力,有富裕的,也尽数用于盐池开挖、贝壳锻烧、收集土硝等勾当。
便是肥皂这些,也是从乱七八糟的开始,先是流民几乎完全没有作业能力。此时已经四月底,一年中酷热将起时候。好在彼时酷暑温度不如后世那么离谱,但于猪肉加工而言,仍然不是个好时段。不但作坊气味难闻,猪肉加工速度也要保障,不然一旦拖沓了,这肉也就臭了。
为了赶时间,开始阶段,全赖欧阳、吕祖安废寝忘食的胡乱忙活。好在霍一、时青都能帮上手杀猪、拆肉、剔骨、清洗,一众少年中也有不少头脑机灵的,渐渐入手。
刘二祖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他要管理流民生产,还要联系关系,托允客户渠道,里里外外,若非那一百五十贯的借债压力,怕也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如是五月也就杀猪6头,算了算,去了成本,所得不过四百八十贯,勉强去了其他营运所支,再留下本钱后,所余尚不足以自立养活民营。吕祖安欧阳二人自是气妥,倒是刘二祖大致算过营收后,最感振奋,从此逢人便说自家慧眼识人的壮举。
虽说那些猪脸、猪骨头、猪蹄、猪下水等物,后世以为美味的东西,在此时代却无人识得美味,白白便宜了自家得一干流民,个个吃的脸上泛油。这是吕祖安、欧阳之耻,却成了刘二祖善养活人的招牌,于是四处流民渐次又多聚了过来。
吕祖安本来还担心肥皂做的太多,没地方消化呢。结果跟着刘二祖再走一圈那几家积善人家,就全不是个事了。蜡烛这玩意是贵了点,胜在量不多,点起来又亮又没有熏烟,若非各家交情还不错,怕是那第一家的朱老善人就要倚老卖老全给独吞了。
好东西吗,当然要贵了,谁会比谁穷家啊?但是因为要制作蜡纸包装糖果、肥皂等物,所以蜡烛是有市无货,害得老朱就想揍人。
肥皂块头略大于皂角,去污强。拿去试着清洗衣物,用香皂西的衣服轻轻松松就搓洗干净了。用皂角面清洗的另一件衣服,还在继续捶打搓洗呢。而且不用看到最后都知道,哪怕把衣服洗破了,也别想象肥皂洗的那么干净。
再者肥皂中加有薄荷汁,用过后手有余香,不油腻,还特别经用。总算下来,七十七文的肥皂绝对超过两块八十文的皂角粉,更加省时省力。
几位善人自家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多的。但是这年代,凡中户以上人家,谁家没有些生意渠道做做?知道这玩意一个月出产后,几家一合计,四万块香皂而已。
不说太远,莒州、沂州、海州三地户数就不下十几万呢,就算一半人家用肥皂,这洗衣沐浴的,按一户人家一个月用一块肥皂计算,也要七八万块呢。随意分分市场,还是嫌产量太少。
为了不至于造成市场混乱,几家统一定价,肥皂市面终端价格一百二十文。比皂角八十文是贵了不少,但架不住效果对比啊,综合算下来,还是省的。特别是衣服,清洗时少捶几次,就能耐穿多少回了。再说这么新奇的东西,花钱少了您不觉得寒碜吗?不然干嘛要说“肥”呢?
猪皮一时还没硝好,不过各家问过情形后,倒是纷纷摇头。狗皮、兔皮、狼皮啥的都好买卖,这猪皮就没人试过。不过吕祖安也不上心,本来皮革东西就少,何况自己以后还想用这些皮革造皮甲、皮带、皮靴呢。这都大有用途的,您想买,俺还不愿意卖呢。
肉松?这可是个好玩意,家中老幼正是适口,能不能多出些?俺出门在外的,一路上不是咸菜就是干饼的,就吃不上几顿柔和饭菜。肉松多好啊,钱就不是个事儿。这个肉松真的可以有,别怕量大。真要量大了,俺老朱帮你往军中递递路子,绝对全包了。
吕祖安一竖大拇指,话说老朱不愧前世帝王出身,人家立马就看出这东西的真正用途来。吕祖安知道,此后的蒙胡,可就是凭借肉松和马奶解决了长途行军的军粮问题,铁骑踏遍了亚非欧三块大陆呢!
岚山肉松每月产出不过三十石肉松,被朱重八家里的俩小子跑一趟海阳,就被当地客商瓜分没了,连计划中的北神都不用再去。带回的信息是有多少要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