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异教徒的诚信一(1/3)
1656年10月4日,彻辰站在了重新竖起了穆罕默德·格莱伊旗帜的皮里柯普城头望着视野外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他已经得到了飞马到来的穆罕默德·格莱伊的信使的通知,可汗率领的大军很快就要抵达这里。
皮里柯普城堡坐落于连接欧亚大陆和克里米亚半岛的窄长的陆地上,这里的宽只有5至7千米。克里米亚的鞑靼人将克里米亚半岛视作自己的禁脔,在皮里柯普地峡上修建壕沟作为防御工事,并将其称为“鞑靼壕沟“。而这条壕沟也确实起到了保护克里米亚半岛不受敌人大规模入侵的作用。而彻辰带着黑森雇佣兵、自由奴隶军团和部分投诚的克里米亚鞑靼士兵到此的本意,本是为了抵抗伊始兰·格莱伊可能回师的大军。可没想到,伊始兰·格莱伊的军队散的如此之快、如此的彻底,并且他还放弃了进攻皮里柯普,转而向顿河流域逃去了。
彻辰曾经预料到伊始兰·格莱伊或许会不进攻皮里柯普,因为有了质子的要挟和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旨意,大部分的克里米亚贵族都会识时务的做出选择,那么伊始兰·格莱伊能够控制住的兵力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久攻不克、顿兵坚城之下,等待他的只有覆灭的命运。但彻辰预想中的伊始兰·格莱伊的下一步是去投靠哥萨克酋长国。毕竟伊始兰·格莱伊和赫梅利尼茨基是隐性的盟友,伊始兰·格莱伊篡夺他哥哥的汗位,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穆罕默德·格莱伊要联合波兰共和国夹攻哥萨克酋长国。现在穆罕默德·格莱伊重新上位了,不管是为了道义还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赫梅利尼茨基都会收留伊始兰·格莱伊的。而且哥萨克酋长国毗邻克里米亚半岛,驻留哥萨克酋长国有利于伊始兰·格莱伊对汗国施加影响,收买和打击穆罕默德·格莱伊的力量。
而隐隐的,彻辰最希望的就是伊始兰·格莱伊走这条路。因为一旦赫梅利尼茨基收留了伊始兰·格莱伊和他的残部,那么穆罕默德·格莱伊为了清除这一对自己汗位的威胁,必然会对哥萨克开战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在克里米亚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可没想到,伊始兰·格莱伊竟然找出了第三条路来。这真是出乎了彻辰的意料之外。按照彻辰的思维,他怎么也想不通伊始兰·格莱伊为何会舍近求远去顿河。而且在彻辰的知识体系中,那里几乎已经是世界的尽头了。
当然,彻辰认为最失望的还是穆罕默德·格莱伊在皮里柯普城下将自己的弟弟俘虏并踩在脚底了。
一想到自己让信使带回的伊始兰·格莱伊逃亡顿河的消息被穆罕默德·格莱伊看到,这位重新登位的克里米亚前可汗是如何的失落,彻辰便暗自高兴。
通过克里斯蒂娜派来的人,彻辰已知道了穆罕默德·格莱伊在阿克曼城中前倨后恭的丑态,对这位可汗哪还有什么好的态度。他也暗自庆幸自己留了后手。
中午14时,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了起来。穆罕默德·格莱伊率领着的前伊始兰·格莱伊的大军到来了。
穆罕默德·格莱伊归来的排场丝毫不逊于伊始兰·格莱伊离开克里米亚半岛前往阿克曼的时候。在队伍的前列,是一队吹鼓手。这些有鞑靼牧民临时客串的乐队吹着号子打着鼓,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他们也的确应该高兴,因为他们在残酷的阿克曼城下活了下来,并且有了一个更加慷慨的主人。
围绕在穆罕默德·格莱伊身边的是克里米亚汗国大大小小的贵族。他们曾经受了伊始兰·格莱伊的“蛊惑”,背叛了汗国正统的统治者穆罕默德·格莱伊,可他们现在已经改邪归正并且得到了穆罕默德·格莱伊的宽恕。这些贵族头戴着亮丽的鞑靼盔,身上穿着擦拭的闪耀着耀眼银光的盔甲,从远处看去,就如同一片光的海洋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