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再战华沙一(2/4)
领地盖特曼又叫“菲尔德盖特曼”,是仅次于伟大王冠盖特曼的。而领地盖特曼的权力虽然没有伟大王冠盖特曼那么大,但却在战争期间可以主要负责某一边境或某一地区的全权军事行动。
这在明眼人一看,就是国王在分吕保玛茨基的权力了。
萨佩加统领和恰尔涅茨基总兵同样都是战功卓著的军人,而且卡齐米日国王如此举措也并非对吕保玛茨基违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并且在收复华沙,国王声势高涨的今时今日,吕保玛茨基即使心中有怨言,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
不过,自那以后,吕保玛茨基每天都在手上玩弄着他在任职时得到的那把被称为布拉瓦的圆杖,这柄圆杖是作为大元帅最高军事权力的象征,当然特殊情况下也能用它砸碎敌人的脑袋,效果拔群。
波兰共和国一方,对此次以波兰共和国的主力与瑞典—普鲁士联军决战,在以卡齐米日国王为首、三盖特曼组成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中,恰尔涅茨基总兵是极不赞成的。这位共和国的名将早在夺取华沙前就曾建议卡齐米日国王,在卡尔十世率领大军返回后,共和国应该主动地放弃华沙,并做大踏步的后撤。
恰尔涅茨基早已清楚地认识到,在士兵的素质和将领的指挥能力上,共和国和瑞典王国是存在很大地差距的,想在一场主力会战中打败卡尔十世是很难很难的。共和国只有以空间换时间,将敌人拖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用游击战术消耗瑞典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败瑞典军队。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号召:“只要还活着,就应当骑上马(去打击敌人)。
在以往,卡齐米日国王或许会赞同恰尔涅茨基的建议。可是华沙的收复却让卡齐米日国王和吕保玛茨基元帅等人的自信心膨胀了起来。甚至连萨佩加统领也认为,将瑞典人赶回到斯堪迪维亚纳半岛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他们以三比一否决了总兵的建议,转而做出了在华沙城下给予卡尔十世以决定性的打击的决定。
在自己的方案被否决了之后,心忧国家安危的恰尔涅茨基又先后去找了路德维卡王后、波托茨基和雅努什三人。恰尔涅茨基希望通过三人的影响力劝服卡齐米日国王改变主意。可这三人出于各自不同的理由反过来劝说恰尔涅茨基,说卡齐米日国王和两位盖特曼做出的在华沙城下决战的策略是正确的。
这其中,波托茨基告诉恰尔涅茨基,丹麦、奥地利、沙皇俄国等国都为共和国收复华沙发来了恭贺的书信。波托茨基老大人相信,只要共和国再取得一次胜利,这些国家一定会站到波兰共和国一边,对瑞典人的包围网就能形成了。
眼见自己说服不了任何人,恰尔涅茨基只得落寞而去。
毕竟在历史的任何时候,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一方的。
也因为恰尔涅茨基的反对,卡齐米日国王将其排斥出了华沙之战的名单中,而将其派给了吕保玛茨基元帅,去阻击由立陶宛方向而来的布拉厄·威兴斯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