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公主今天想开了吗?(3/3)
***
直到晌午过后,苏镜蓉才回到皇宫。
而此时,她才听闻了一件大事——
梁王进京,以“天降荧惑”为由,逼迫父皇写罪己诏,以此顺应天意,安抚民心。
罪己诏看着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却事关皇家权威。
眼下,皇权本就震慑力不足,若是被世家逼迫写下罪己诏,百姓们非但不会感恩帝王体恤,还会被有心之人放大皇帝过失好大肆宣扬,尽失民心。
太子苏濉至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便十分反对据理力争。而这,却恰巧中了梁王的圈套。
蔡榆随即斥责太子违逆天意,得行有亏。
而此时,钦天监太史令巫马伋才说太子才是此荧惑之灾所指。
荧惑守心,夙之夭濒,凶兆之首,乃东宫处政不利之过。故天将降灾,以为先兆。
自古以来,荧惑之灾便是百姓与君王皆害怕的凶兆。
从前有荧惑降临之时,有帝王曾处死了自己的丞相,但最终还是在这不久后便驾崩。可见此荧惑之灾即会动摇人心。
故而太子此时虽然为被废,但也被上下相逼,不得已请罪自囚于东宫。
但是苏镜蓉知道梁王自然不会就此罢休。
原来,书里的梁世子是因为和原主的几个簇拥发生争执,酒后不小心被推入湖中生了重病,而后才在病中身亡。
故而当时梁王似乎是更加气恼原主害死自家儿子,便将所有矛头都对准了原主,让她背上了“灾星”的称号。而太子哥哥只是稍被牵连。
此时,苏镜蓉抱着猫来到东宫前,看着层层士兵手中泛着冷光的长矛,心中寒意阵阵。
她一直以为,只要避开书中的剧情,自己不做白莲就好。可是却没想到,自己避开了灾祸,却是有人替她挡住了身前。
大曦亡国的命运,似乎是一条躲不开的轨迹。或许出现了偏差,却仍旧如同车轮一样被人推动着前行。
真的避无可避吗?
此刻,她怀中的猫咪紧紧缩着一动不动,似乎是有些被这严肃的氛围吓到一般。
苏镜蓉摸了摸它的头轻轻安抚。
她抿了抿唇,没有跨入东宫大门,反而转身离开。
这个时候,安慰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来得重要。而她恰巧认识一位可以力挽狂澜的人。
虽然十分不想见他,但是此时却不得不厚着脸皮再接着发挥下自己的演技了。
***
与此同时,顾绍听着隔壁敲砖打瓦的响动,陷入了迷惘和沉思。
他再次回想起当年在那缭乱的梦境之中,这个活泼而娇俏的小姑娘似乎也没有这般喜欢见人就表白。
此时,隔壁的响动不由得让他朝远处的楼宇望了望。
那荒宅因年久失修,再加上闹鬼的传闻,此时看上去颇有些阴森之气。可苏镜蓉却执意选定此处作为自己日后的府宅。
全长安放眼望去,有那么多宅院任由她选。可她为何偏偏选定此处?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带起了少年人才有的几分悸动——
这是不是证明,其实她最后说的,还是真心之言?
这份心跳之感不禁让他自发地为苏镜蓉开脱,或许,她只是过于害怕作为宗主的自己,才会这般说。
故而她对着身为世子的自己时,讲的都是真话。而只要自己不以宗主的身份接近她,一切就都解决了。
而他自己也不必再同自己莫名置气。
想通了这一点,顾绍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蓦地,一直红嘴白羽的鸟儿轻轻飞落在石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鸣叫声。
随即一位穿着白衣的女子便轻盈地落在了石桌前,小巧雀鸟飞上她的指尖,她这才毕恭毕敬地对着顾绍说道:
“宗主,公主刚刚派人来过揽月楼。说对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茶饭不思、辗转反侧,故而邀您今夜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