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整编成军(2/3)
因此,萧言就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中,挑选了四千人,五百人作为自己的亲兵营,由典韦统率;剩下的三千五百人分别以徐晃、潘璋二人为代理校尉,各自统率一校。
至于两千骑兵,留下两百人充实亲兵营,负责通讯,剩下的骑兵完全由太史慈统率,如此一来萧言麾下总共就有了三校,六千步骑。
至于剩下的一万多民夫,则是按照军屯编制,四散在雒阳周围种田,所得粮秣由萧言直接抽取四成。
东汉的田税一向为十五税一或者是三十税一,看上去不多,实际上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许多农民都沦为佃户,被地主豪强的苛捐杂税搞的苦不堪言。
萧言抽取四成看上去好像不少,实际上并没有其他抽成,除了这四成所得之外,剩下的六成全部都是农民所得,实际上并不亏。
萧言一面命人训练士卒,一面派人四出联络河南尹内残留的聚落、坞堡等等,加在一起,残留的民众也有将近十万人,供应六千步骑倒也勉强够用,但是想要进一步扩军,就有些麻烦。
就在萧言和孙坚厉兵秣马之时,董卓同时也在动员军力,决心亲自领军东出,一战击灭孙、萧二人,一时之间天下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函谷关之间。
五月,一行人却经由蒲坂、大阳、孟津、河阳,抵达了河内郡的郡治,怀县。
河内郡太守乃是王匡,此人心系汉室,被何进派到泰山郡募兵,王匡本来为官清廉,可是为了筹集财物与董卓对抗,不惜大兴牢狱,只要听说士绅豪族有一点过错,立刻便抓到牢狱中严刑拷打,必须付出财货才能保释,虽然借机谋得大批财物,但是也大失人心。
而董卓派来河内的这一行人当中,俱为朝廷重臣: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其中的胡母班,更是王匡的妹夫。
而这一行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别的,乃是奉朝廷,或者说是董卓之命而来,携带诏书游说袁绍等诸侯。
董卓的用意便在于,河内郡位于河南尹北方,两郡隔河相望,河南尹腹地极小,如果能够使得王匡不参与,那么董卓全歼孙、萧联军,自然又多了一重保障。
袁绍便驻扎在河内,直接拒绝了韩融等人的求见,并且下令王匡速速前往军营。
河内大营,军容肃然,营中巡逻队来回穿梭,长枪大戟,杀气腾腾。
王匡率领数骑飞驰入内,经过数重军门,这才得以进入中军大帐,拜见袁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