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讨伐管亥(1/4)
话说管亥在坞堡之下受挫,便向南逃窜而去,攻占了北海国的高密城,并且以高密城为根基,四下劫掠乡野,挟裹百姓,又扩充了不少军力。
北海国是青州最南部的郡国,向北便是东莱郡,管亥新吃了败仗,哪里还敢再去招惹萧言,部下有人建议:“徐帅如今攻破州府,拥兵十万,威震东莱,管帅何不前去投奔徐帅呢?”
管亥瞪了他一眼:“徐帅兵威赫赫,我等投奔不过是锦上添花,岂肯为之?”
实际上管亥也颇有野心,想要割据一方,他这点儿人马前去投奔,只怕转眼就给吞并了。届时管亥本人也不过能充当徐和麾下一员冲将。
宁做鸡头不为风尾,这点儿道理他管亥还是懂的。
拿下了北海国南部几座城池以后,挟裹百姓有了万数兵马,管亥立刻调兵南下,入侵了徐州北部的琅琊郡,也就是诸葛亮的故乡。
管亥本人颇有勇力,因此几个月的时间便拿下了琅琊国,不过琅琊国北面是泰山郡,泰山郡驻扎有臧霸的部曲。臧霸受命于徐州刺史陶谦,担任骑都尉,与吴敦、孙观等人为友,剽悍善战,管亥既然没有统兵西进的打算,臧霸也懒得搭理他。
而徐州刺史陶谦本人倒是打算统兵进剿,无奈臧霸阴奉阳违,麾下军力只够保境安民,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遣人去丹阳郡招募精兵,厉兵秣马。
不过经过了数月的休养生息之后,萧言已经基本消化了上一次大战的战果,几万黄巾贼纷纷转为屯民从事农耕,假以时日萧言甚至能够拉出一支几万人的大军。当然了,自然还是辅兵居多。
而且国渊不愧是日后曹魏的九卿之一,历史上他本就是专门负责屯田事宜的官员,如今接过这项事务倒是得心应手,指挥调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