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又得贤人(1/4)
郑玄听完之后,竟然浑身一颤,惊喜的握住了萧言的手:“此雕版之术,乃是何人所想?如此一来,则书册可通行天下,凡有向学之心者,人人皆可读书,此功不下于孔孟啊!”
郑玄一生都致力于教书育人,否则也不会结庐教书了,自然一眼便看出了雕板印刷的好处,书多了,读书识字自然也就便容易了,如何能不激动?
孔融笑道:“郑师,这雕版之法正是萧侯所想。”
“啊呀呀,君侯真通才也,看来刚才老朽那一拜确实应该,单单是这一功便足以惠及天下与后人!”
郑玄正色道:“此功善莫大焉,老朽岂有拒绝之理?老朽这便写《左氏春秋》与《礼记》二册,数日内当交给君侯。”
“对了,在下还想请一龙也出手相助,郑师可能为我写一封信么?”毕竟萧言也不认识管宁等三人,郑玄海内知名,要是他开口邀请,三人恐怕会有很大概率答应。
郑玄一口应承下来,笑道:“此举善莫大焉,君侯放心便是,老朽一定帮忙。”
如此一来,有了郑玄和管宁、华歆、邴原这“一条”龙,再加上孔融这个孔子之后,少年神童,这次印刷绝对稳了,毕竟这几位那都是大儒,就算没有郑玄,剩下这四个那也非同小可。
见到这么多儒生,萧言不由得眼前一亮:“郑师,萧某虽然侥幸击破徐和,但是贼帅管亥依旧盘踞南部,而且东莱郡方遭兵灾,正是百废待兴之时,郑师能推荐几位学有所成的学生,入郡中任职么?”
孔融也点点头:“不错,如今郡中官吏早已腐朽,不能任事,孔某也力有不逮,还请郑师举荐几位高徒。”
孔融谈经讲学,吟诗作赋那是一把好手,他身边也有不少“才子”,不过这些人也和他一样,天天谈论歌赋,但对于治理民政却啥也不会,因此孔融也挺头疼,干脆向郑玄要几个人。
“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