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去何从(上)(1/4)
1998年2月19日,星期四,正值雨水节气,天气却是多云转晴,春风吹拂中见不到一滴雨水。
东海省化工设计院515办公室里,工艺室助理工程师耿文辉正带着耳机,一边悠闲地听着音乐一边熟练地使用CAD绘制着十三万吨尿素装置的管道布置图。
“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耿文辉心里哼着喜欢的歌曲,一米八三的大块头惬意地靠在椅背上悠然自得。
两年前他从理工大学毕业后,在父亲运作下顺利进入了省化工设计院,成为工艺室一名化工设计工程师。
省化工设计院作为东海省水平最高的行业设计院,承担了省内大部分化工项目的设计任务,另外还将业务扩展到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年设计费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两千多万元,成为省级化工设计院中的佼佼者。
入院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耿文辉跟着指导老师苏若先后参与了813工程、甲醇、三气回收等项目的设计。仅仅去年一年时间里,他便拿到了一万六千多元奖金,再加上每年九千多元的工资和补助,年收入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两万五千多元。
要知道1998年时,一线城市职工月平均收入勉强达到了一千元。而东海省省会褒州市不过是二线城市,职工月平均收入还不到七百元。
父亲耿继成现任冬泉县化肥厂党委书记,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他工资加奖金一年不过才两万出头,竟然还比不上初出茅庐的儿子挣得多。
面前摆着价值两万多元的奔腾150计算机,办公室里全部是最新款现代化成套办公家具,房间里还装有暖气和空调,工作日午饭全部免费,出个差一天还能赚上二三十元的补助,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爽!
对耿文辉来说,目前唯一的缺憾是没有解决个人问题。刚入院时忙着学习技术熟悉业务,老同志们介绍的姑娘他也无暇见面,结果一拖便拖到了现在。
眼见得一块儿进院的其他同事纷纷找上了对象,懊恼之余他便琢磨着是不是该去大学里找找留校的同学,让他们帮忙介绍个女朋友,省得周末时独自一人闷在宿舍里寂寞无聊。
正在凭空遐想时,忽然桌上的电话响起,他随手接起来一听,竟然是父亲耿继成的声音。
“小辉,我来省城办事,顺便来看看你。”耿继成行伍出身,干练的话语中带着一股逼人的威严:“我在你们楼下,你赶紧下来吧,中午一块吃个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