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可持续发展(3/4)
“那行,阿彪、小四,你们几个负责陪好方教授,阿俊,走吧,咱们这就去村公所谈好了。”
尽管不是太清楚萧文俊到底要跟村里谈些什么,但扬伯却并不急着刨根问底,在安排好了陪侍方启南的人手之后,便即引着萧文俊一行人直奔村公所去了。
“扬伯、和叔,待会装完了货,我还得赶回夏海,所以,咱们就开门见山好了,这么说吧,咱们大虎村海岸线漫长、滩涂资源丰富,很适合搞水产养殖业,唯一的遗憾就是交通实在是太成问题了,所以,在交通状况没有大的改进前,大规模的水产养殖是绝对不可取的。”
“不过呢,一些便于运输的海产品养殖倒是可以有序展开,另外,海瓜子是咱们大虎村的招牌,在开展水产养殖业的同时,必须确保海瓜子的产量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只要能做到这两点,我相信,咱们大虎村最多两年就肯定可以彻底脱贫。”
大虎村就是自家海鲜档的根据地,帮着大虎村展开水产养殖,就是在帮着自家门店开拓新的市场,两者本就是一体的,有鉴于此,萧文俊自然不会绕啥弯子,一上来就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盘端了出来。
“阿俊这话在理,咱们村也正想着要大力开展滩涂养殖呢。”
靠着海瓜子的销售,两个来月下来,村里可是一下子就赚到了二十三万余元,再算上诸如售卖大青蟹、石蟹、文蛤以及杂鱼等海产品的零星收入,村里已然有了二十五万四千余元的资金积累,李正和本就想着要以钱生钱,此时一听萧文俊如此提议,那当然是一拍即合了的。
“和叔,这个大力可要不得哟,就咱们村这么个交通条件,全面大发展是肯定不行的,只能有的放矢,这么说吧,咱们所能搞的项目很有限,大青蟹、对虾的养殖或许就是目下最合适的两个品类了,方启南教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等他综合评估完了咱们村的自然条件,会给村里提出一个合理的发展计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