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刘伶见我需低眉(2/3)
“时为世间最空洞之物,似大道,无形无象难触难寻难觉,之所以能存实因世人于虚空构想”
司马安之前在徐州也曾和那些所谓的名士谈玄论道,但是大多都是一些徒有其名而无实学的人,但谢鲲的观点却让司马安都有些耳目一新。
时间和所谓的‘道’一样到底是否存在,既然存在它又在哪里,既然看不见又找不到摸不着是不是就可以说它根本不存在,古人没有手表没有手机又是如何来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所以谢鲲才质疑时间的真实性。
“草木以时长,星汉以时转,山河以时竭,日夜以时替,时虽无形无相却具以世间万象,正如夫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桓彝出身儒学世家,因此以引用夫子的话来反驳。
“非也非也,草木星汉山河日夜非是因时而变,而是人观其变发现草木枯荣春夏交替寒暑更迭皆有章可循,其变化之章法强名曰时”
谢鲲和桓彝各自引经据典谈论这种玄之又玄的问题,理科男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毫无插嘴的余地,高级,确实相当高级,nb,简直太nb。
这些文化人满腹诗书出身高门显第,舌绽莲花,这样的人可以推动思想和哲学的进步。
但最糟糕的是眼前这三个人一个县令一个郡守一个长史,都是江州最高级的官员,扔下治下数万百姓的民生大事不管跑来山里说淦话。
羊曼在一旁听得也如痴如醉,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看向了司马安。
“安郎君以为我与桓兄孰胜?”谢鲲问道。
司马安倒是也粗粗看过时间简史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他怕把时间简史的内容说出来这些人都会把他当成疯子。
百家争鸣的思想基于世间万象,而后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才慢慢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把轮椅上的霍金那套西方思想直接嫁接到两千年前的中国,司马安就算不被烧死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理科男不擅长清谈,但是擅长背诗词。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吾人咏歌,独惭叔夜。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听完司马安的回答以后三人放声大笑,他的回答非常巧妙,不谈谁赢谁输,只说我们只是时间中的一个过客,风云变换不可究诘,三位兄长都很帅,谈论这些问题不如及时行乐多喝点酒。
“看来安郎君也是善饮之人啊”羊曼笑道。
“项羽二十四岁破釜成舟,孙策十八岁称霸江东,秦甘罗十六岁拜相封侯,而我自生于晋时未尝一醉”
司马安倒也没说谎,他从来到晋朝以后都没遇上一个能喝的,好似人生寂寞总如雪。
“那近日我倒要领教领教了,请”
羊曼、谢鲲和桓彝接二连三敬酒司马安来者不拒,后来嫌弃喝得不痛快直接端起酒壶畅饮,狂放之姿让三人惊为天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