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毒(1/4)
一连走了两三个时辰司马安已经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但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淮河,一行人正在鱼贯走入泥泞的芦苇荡中!
从这些人的口音中,司马安能听出来这些人明显操着中州口音(河南话),应该是南下的流民,只不过比刘虎威好一些起码渡过了淮河!
司马安一直在不经意的观察着四周的环境,周围的芦苇荡有一人多高,因为是冬天的原因芦苇已经枯黄。
这群人在芦苇荡中找了一个开阔地然后建造了一些蜗牛庐遮风挡雨,看到他们回来自蜗牛庐中跑出来一群小孩子。
“把大家带来的粮食都分下去”
“大首领,宁郎君呢?”司马安急忙问道。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请徐先生给他们看看,一定不能死”
司马安给带到了一个用芦草搭建的蜗牛庐里,潮湿的地上垫的一些干草,很快徐先生就被带了过来。
司马安以为这疾医徐先生起码有四五十岁,但进来以后才发现只有刚刚二十出头,身上居然还穿着青色宽松长袍,头顶带着镶着白玉的南华巾,腰间背着一个瓠芦,在司马安的印象里只有道士才有这种打扮。
“道士?”
“在下徐熙字仲融,幼年学道,后援道入医”
司马安的心咯噔了一下,本来对魏晋的医术就不是很信任现在又是一个援道入医的郎中。
道士在隋唐之前可都不是好惹的,自张道陵在巴蜀建立二十四治以后便出现了正一威盟道,巴蜀实际上成为了****的地方,而张道陵之孙张鲁更是带着几万信徒于洛阳开始传道信徒广布。
汉末天师道没少发动农民起义,一代枭雄曹操都非常忌惮,就连东晋的亡国也有天师道的影子。
道士乱国频现,奇怪的是后世的那些道士居然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说什么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