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虞待不虞者胜(2/4)
要是士兵们晚上睡觉,铠甲衣服没地方放,没雨的时候,铠甲随意放在床边的地下就行,而要是有雨,铠甲再随意放地上就不怎么好了,会被雨水弄的湿漉漉的。
铠甲湿了会锈,加快军备的损耗,湿铠甲穿在身上,还易生病。
所以,放士兵私人物品的架子或是其他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穿着铠甲,合衣而睡,铠甲邦硬,太影响睡眠质量了。
而要把铠甲脱了,没有合适的地方放,随手往地上一扔,突然遇敌急切间找不到铠甲,也是不妥的。
最终,李孟羲想到了不增加其他东西而让士兵拥有放杂物的平台的方法了。
答案是,携行具。
关羽央李孟羲做的携行架,携行架形制已经确定了,李孟羲本以为,用极有限的材料做出的最终版本的携行具已经很完美了,最终版本的携行具是经过数次改进之后定型的。
最终版的携行具,有能锲合人肩膀的z形木架,和可以降低肩膀压力的宽背带,以及以十字编法编出的镂空形制的储物篓,篓子的茬是缠在外边的,防止树枝尖锐的部分刺破篓里的布袋。
最关键的袋子部分,储物袋是用废弃的帐篷的布料缝制的,布料上涂了桐油,能够很好的防水,为了进一步防雨,布袋的缝痕缝到了袋子下部,能有效避免雨水的渗漏。
在防雨袋的上方,袋口上,特意有缝了一块遮盖袋口的布料,如此,用来装怕雨的被褥的的储物袋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达到了李孟羲认为的完美。
如今一想,看似完美的携行具,还是有不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