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减重(3/4)
正好,日前在那个村庄临时补给时,买了一车多生麻。
当时李孟羲跟着刘备检查苎麻时,刘备还说麻沤的不够久。
正因为沤制的不够久,劈麻做麻线再织布,太硬了,正因为硬,恰好很适合用来做背带,也只有拿来做背带。
问了柳氏麻是如何变成麻线的,原来是把苎麻的外皮,用木棒锤,锤软了之后,用手把麻皮撕开,把变成一丝丝的麻纤维抽出来,绞成线。
也就是说,麻线生产简单,完全可以随军生产。
“那麻线怎么变成麻布的,得用纺车吗?”李孟羲好奇的问。
“是得用纺车。”柳氏老老实实的回答。
“奥。”李孟羲恍然的点了点头。
“那姨姨,纺车多大,能放到车上不?”李孟羲指着停在路边的板车说着。
“纺车有大有小,小点的能放下。”柳氏一五一十的告诉李孟羲。
“奥。”李孟羲又奥了一声,“姨姨,背带先不做了,丝绸做的背带不好用,过段时间再做吧。”
现在军中要是有个纺车多好,那么多人闲着,可以找几百个人纺麻线,然后供给一架纺车织粗麻布,做背带的,又不是做衣服,稍微织一点麻布就够用了。
李孟羲已经很看重后勤工作了,没想到准备还是不足。
那时在那个无名村寨采购物资时,李孟羲根本就没想到买两架纺车用,又有谁会想到有用到纺车的地方呢?
男耕女织的时代,纺车是离不了的,家家都有,当日若是要买纺车,肯定能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