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横不平,竖不直(2/3)
意思是夜晚,用木桩把营地围起来,绑上火把,以火为墙。
而夜袭敌营,尽可能的灭掉敌人的火把灯笼等照亮工具,作为袭营战术的细节补充。
灭火不用刻意去做,杀进敌营之后,碰到火堆了,下意识的随意便火堆踢一脚就好,火堆散了,光不那么聚集了,一样达到减弱光亮的效果。
刻字超级麻烦,李孟羲怀念起前世洁白的纸张和好用的各类书写工具。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读就是分割句子的标点符号。
李孟羲本不知汉代的句读是怎么用的,但随着他开始刻记自己的“兵书”,然后为了防止字混在一起不知哪是哪,李孟羲自然而然的想到用长横短横来断句。
一长横代表句号,用来作为句与句之间的区分符号,短横做逗号,用于区分句子之中词语和短句意思的短句。
如此,刻的是什么,一目了然。
只有句号和逗号暂时够用了。
一卷竹简,已经快记满了字了,李孟羲看着满竹简歪歪扭扭的字,很有成就感。
为什么是歪歪扭扭的呢,因为李孟羲刻刀不太会用,能把字刻清楚已经不容易了。
李孟羲把竹简拿起,对着早晨的太阳扫了一眼,再丑的字,李孟羲也不觉得自己写的丑。
左看右看,李孟羲觉得自己刻的字体像是隶书的样子。
按李孟羲对书法粗浅的理解,书法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别的不知道了。
而隶书,李孟羲最直观的感觉是,隶书横不太平,竖不太直,拐弯抹角处走势圆滑,少有棱角,字体古朴淡雅。
古朴,即是原始的另一个意思。
最早的书法字体,就是隶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