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究极攻城椎(下)(2/4)
刘备苦笑,“孟羲啊,你即知,何不早说?让我白辛苦一夜。”
李孟羲语滞,我怎么知道攻城椎能做的这么变态,这么大的一个?
是看到大的跟屋子一样的这个玩意儿,李孟羲才想到活动性的。
也不知道,乡勇们是如何把小小的板车改城这么大一个玩意儿的。
刘备邀李孟羲一般城细看究竟,李孟羲也正有此意。
两辆攻城椎,外形是类似的,都是尖顶长形的。
整个攻城椎只有后边能进人,前边除了观察孔,封的严严实实的,跟车厢一样。
从攻城椎后边走进去,李孟羲发现攻城椎比想象的还高,刘备这么高也能轻松站下。
在内部,李孟羲得以仔细观察这巨型攻城椎的结构。
攻城椎的底盘依然是板车,是被扩宽了好多的板车,从板车往两边延伸,出了很多横杠,这些横杠固定和支撑了两边的木板。
因此,在攻城椎内部,活动是不便的,往前走得低头弯腰才能穿过横杆。
首先让李孟羲不解的是,攻城椎好像不是中心对称的结构,如果以攻城椎的攻击部树桩为中心,那么左边的空间比右边大的多。
左边可以站下人,而右边顶多只够人侧着站。
李孟羲不解为何攻城椎是如此奇怪的结构。
刘备解释说,文安县县城的城门洞太小,而为了加固攻城椎,攻城椎内部的加固结构占了很多空间,如果站两排人,就站不下了,所以取舍之下,才用了如此奇怪的结构。
李孟羲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再抬头,看着头顶如同屋梁一般一道道支撑着的椽木条,李孟羲惊讶了。
攻城椎看起来像屋顶,里边的结构还真跟屋顶差不多。
可是,纵然攻城椎的结构如此强大,李孟羲还是看出了不足,他从棚顶的木头的缝里,看到了上方透下来的光。
有缝,热油就能顺着缝流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