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官场大换血、闹剧气晕太子爷(4/4)
环州兵马钤辖给他那一百步铳兵,被他派去做了捕拿学子的帮凶。
顷县衙门的捕快,被他派去驱逐、扭送寒门学子。
搞得顷县当时就传唱起一首诗歌来:天家有意成民愿,怎奈温郎上童床。一朝摇身入高门,反噬逐尽同门生。
温觉仪这么做事,再听到那首诗歌。
赵维桓大怒之余,一道上谕颁下去让环州大总管、环州钤辖带兵先去抄了三大家族。
然后又将那温觉仪在其上任仅二十日后,罢官去职、革除功名、永不叙用,给扔到了西北的庆武军去充军。
可是温觉仪不是单一案例,在赵维桓开始官场大换血这一个多月时间里。
大梁全境、六百四十八县的县令中有四百二十四个县,都被赵维桓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当之势换了县令。
不过大同小异,换上去的翰林、太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到任后全都变了颜色。
有诸如温觉仪一般,一到任就向世族、门阀投降的。
有的是一到地方,就被当地高门、大户用真金白银给砸晕,收买后变成高门走狗的。
还有一些,则是拜入当地士族领袖门下,重新搞了个好的新出身……
总之为摆脱寒门出身,为名为利判离初心者那是此起彼伏、前赴后继。
直接将赵维桓的地方官吏大换血,变成了一场寒门士子集体献丑的大闹剧。
同为寒门士子,肖章做出了一番富国强兵、振兴大梁的伟业。
那群人却变成了一群跳梁小丑,变成差点把赵维桓气到吐血的混账、王8蛋。
这与肖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曹蒙昆会认为,这也是肖章以退为进、故意为之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