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定王思虑、再插眼线(2/3)
片刻后,定王再抬头看向夏光裕:“夏护剑,你立即去青竹庄,那里如今只有庄主,尚无做管家、管库等事的专人。你去以你个人的身份,鼓动肖章张榜招募一些能人异士去帮他。”
听到这道命令,夏光裕面露疑色、盯着定王道:“王爷,您是想借此机会,继续向他身边安插人手,对吗?”
也不隐瞒,定王答道:“是的,必须得在那厮身边,多放几个对我绝对忠诚的人。不然呀,那小子万一哪天被襄王、豫王或者康王发现,使尽手段给弄了过去。我这边,怕是要无尽无休的烦心了。”
“请恕属下愚钝。”得到答案,夏光裕依然不解地道:“既然您如此看重肖三郎,为何不直接举荐、保举他个一官半职。那样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您的人。其他那三位殿下,自然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到您这儿挖墙脚了。”
话至一半,他微微一停,旋即异常坚定地道:“况且就算是他们来挖、怕也徒劳。我那肖兄弟是个读书人,极重名节和情义。以他的性情,绝对不会在他身份公开的情况下,做出背叛您的事儿来。”
大梁朝的读书人,大多数是重视名节的人。
但那只是在大多数人心里,对读书人的误解。
为什么说是误解呢?
因为深谙王道的定王,自幼便是在一群老夫子教诲下长大的。
他的身边,从来就不缺少当世大儒、少年才子。
与那些人相处的时间越是久,定王越是能看清楚他们的本心。
读书人的本心是什么呢?
道貌岸然、沽名钓誉者居多。
贪图虚名、贪财好利却还要把自身洗的干干净净,甚至是粉饰成当世圣人一般。
圣贤道与王道,本质上有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特性。
所以无论是谁做皇帝,即便看穿了身边那群读书人心底里到底在想什么,也只会加以利用、而不会轻易地去揭穿。
不过夏光裕的话里,有一句话是定王赞同,也是他喜欢肖章的原因。
什么话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