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朕很快的,你忍着点(2/3)
再联想到历史上李隆基时期和李亨不对付的gāo • guān,和刚刚从《中华历史大事件》里的一些信息,朱潜龙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推断,这鳖孙,莫不是那李林甫那家伙吧!
而李林甫听到朱潜龙念完这一首长短句后,加上最后的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
李林甫也不得不承认,这一首长短句居然让人挑不出毛病,甚至是十分的惊才艳艳,开创了长短句的先河,直接能与李白的诗比肩。
李林甫脑子自动脑补到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太子今晚早有准备,这是向自己宣战,奉陪到底。
随着朱潜龙直接抄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场的人纷纷一愣惊愕的张着嘴巴犹如看怪物一样看着朱潜龙。
能够坐在现场的人文化程度都不低,就算作诗一般,但诗歌的鉴赏能力还是必须有的。
随着太子的这一首关于上元节的“长短句”一出,外场的人心中无比的震撼,原来这难登大雅之堂的长短句居然还能这样玩,硬是被太子给拔高到了几层楼那么高,让人感觉无比的惊艳。
一旁原本还暗自着急的贺知章也是一样被这首《青玉案》给惊艳住了。
和李林甫等人被这首词给镇住了不同,贺知章却是更加着急了,因为他知道,以太子的学识,是作不出这样精彩绝伦的长短句的。
要么是太子这么多年来故意藏拙,要么就是提前找了写手。而以贺知章对太子的了解,第二个可能性最高。
“这首长短句,叫何名?”李隆基率先反应过来,使劲按捺住内心对这首词的惊艳之情,开口向朱潜龙问道。
“禀父亲!这首词,乃叫《青玉案.元夕》。”
面对李隆基的提问,若是朱潜龙的本体在,才不会这么客体的回答。但是如今自己夺舍附身了人家儿子的身体,想以这个太子的身份活下去,该苟还是苟着吧!
没看到就因为摸没摸事件,自己没苟住,结果被逼着跑路了?所以有时候苟一下,能避免不少麻烦。
“好!好,好。这首词,作得好,比起那李太白也不逞多让。”李隆基本就是一个对于诗歌文化感性之人,不然也不会弄出个“梨园”了。一脸赞善的夸奖,随后语气一转向朱潜龙开口质问道:
“但是以你的学识,朕是最清楚不过,段是作不出这样精彩绝伦的词,这……你又作何解释?”
“这词,本来就不是我作的!是我花了金万两买来的!”看见李隆基质疑自己的文化水平,朱潜龙也懒得墨迹,直接张口就来,胡扯道。
反正和其他那些不要脸的穿越时空的“文抄公”不同。朱潜龙还是要脸的,才不会做这种把别人的传唱千年的经典作品据为己有的事。
面对太子的直接“坦白”,李隆基顿时一愣,顿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而且李隆基也发现了,今日的太子有些不一样了,不再是之前在自己面前的唯唯诺诺,而是“意气风发”,行事有些无所顾虑。
“金万两,就为买一首词,你还真是豪气。不过这词,价格不只万金,你倒也不亏。”最终李隆基只得作罢,向一旁的高力士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