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我说未名湖下有文物(1/4)
千与千寻的故事讲完了。
然而,苏亦的事情并没有完。
黎新叶跟方灵强烈要求,他出一本漫画集,嗯,就是千与千寻的故事。
因为苏亦跟她们描述的故事太有画面感了,就好像真实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于是,方灵就提议苏亦可以把整个故事都用漫画的故事画出来。
嗯,千寻的形象就是婴儿肥的黎新叶版本。
属于魔改版。
苏亦也没有拒绝。
他在画千寻的漫画形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原版形象,而是把黎新叶部分脸部轮廓融入了千寻的形象。
这样一来,千寻的大包子脸,就变成黎新叶的鹅蛋脸了,只不过有点婴儿肥。
这个形象好不好?
对于苏亦或者黎新叶来说自然是极好的,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个小互动。
甚至,故事结束以后,黎新叶还说,自己可以把这些故事整理成文字,到时候,配上苏亦的漫画集,有机会都可以投给出版社出版了。
当然,这只是美好幻想了。
这年头,想要出版一本书极难。
北大这些大佬一大堆作品都排队出版,哪里等到他。
但内部流传肯定没有问题,又不是严肃文学,这种神话小故事,还有漫画插图,肯定很受欢迎。
苏亦可以想象,他这个北大的小师兄,未来肯定会多了一些奇怪的称号。
漫画集,这事不是抄写诗歌,这货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构图,设计人物形象难度,就是需要画大量的手稿,时间有限。
因此,这玩意也急不来,有时间就画,没有时间就不画。
类似于漫画更新,一周能更新一集已经相当难得了。
故事流传的速度,比苏亦想象之中的还要快,他周一回到文史楼上课的时候,历史系都在流传千与千寻的故事了。
尤其是,方灵说的河神考上北大考古研究生这个梗,竟然真的流传起来了。
搞得王讯这货,都一本正经问他,“小师兄,你前世是不是白龙?”
苏亦没好气的给他一个白眼。
周一,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考古技能课。
啥技能课?
对于大家来说,极为新奇的考古照相。
而给大家讲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就是赵思训先生。
考古专业这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只有两个先生的课苏亦还没有上,第一个高铭先生的古文字学,还有一门就是赵思训先生讲授的考古照相课。
苏亦对赵思训先生了解的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