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1/2)
(还是占坑,每天的情节想要写点有意思的东西,又没时间翻资料,存货都掏空了,不知道写个啥。)苏亦原本是翻书翻累了,然后伸一下懒腰,就看到黎新叶恰好从阅览室的书架上,拿着一本《人民文学》杂志,转身过来。
下一刻,四目相对,两人皆欢心。
叶子学姐,这里!
黎新叶见到苏亦朝着他招手的时候,眼前一亮,她顺势走了过去,下意识问,苏亦,你怎么在这里啊?
苏亦笑,等你啊!
黎新叶笑骂,你个骗子,说谎话眼睛都不眨一眨,你可真行。
苏亦叶没有被谎话被拆除的尴尬,继续说,前世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噗嗤!
身边再次传来一声娇笑。
是方灵。
她跟黎新叶就跟连体婴一样,孟不离焦,焦不离孟,这大概就是女生的友谊吧。
苏亦不回避,是的!
方灵眼睛瞪圆,随即觉得好笑,小师兄,你这个太直接,太儿戏了吧。
苏亦笑,哪有,很认真的好不好。
黎新叶俏脸绯红,你俩,别闹了,好不好。
苏亦很配合,好的!
方灵更配合,行,我先去隔壁阅览室,看一看有位置了没有,你们先聊。
不管是真心或假意,总之方灵是开溜了,剩下黎新叶,这姑娘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这可是他俩第一次独处。
大饭厅的舞会现场不算,那个时候,熟人太多,彼此都放不开,然而,两人独处,黎新叶反而更加觉得拘束了。
苏亦感觉出来她的拘谨,笑,叶子同学,你这是干啥呢?这么怕我?担心我吃你?我又不是母老虎?
噗嗤!
黎新叶终于笑起来了。
她想起来,苏亦曾经说过,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于是,她突然问,小和尚跟老和尚的故事呢?为什么要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
苏亦哑然失笑,这是两个问题了?是先说小和尚跟老和尚的故事?还是先回答为什么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这个问题?
黎新叶说,先说小和尚跟老和尚的故事吧。
苏亦笑容不变,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噗嗤!
黎新叶又笑了。
刚刚笑出声音,她又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巴,毕竟这里是图书馆阅览室,不是图书馆前的大草坪。无错更新@
好不容易止住笑声,黎新叶才说,你个骗子,故事哪有这样的,从前有座庙,这就是民间童谣,属于口头文学,我们文学史学过的。
苏亦没有继续耍贫,嗯,逗你玩的。其实,女人是老虎是一首歌曲,后面还有一部分。
黎新叶顾不上矜持,催促道,快唱!
苏亦指着周边,这是阅览室,不合适。
黎新叶吐了吐舌头,有些可爱。
苏亦说,要不,我们出去走一走?
黎新叶摇头,你还要看书呢,你先看书,我不能打扰你。
苏亦说,不碍事,从早上到现在,都待了好几个小时了。该看的东西,都翻了差不多了,出去走一走,也挺好,倒是叶子同学,还要看书的话,我陪你。
黎新叶再次摇头,没有,我跟方灵姐本来打算到外国阅览室去看书的,结果,人太多了,根本没有位置,就只能过来这边了,没有想到你在这里,。
以前都很少在图书馆遇见你哦。
十年时期关闭的外国阅览室被打开,允许普通专业学生本室阅览,但不可借出。
毕竟***开禁,谁都想一睹为快。
那这些***都是啥啊?
也没啥,搁后世,就是普通的世界名著。
但前些年,就是***。
好多世界名著摆放在里面,都是大部头,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学生来说,确实难得的精神食粮,常常是看到关键时刻就要闭馆,回到宿舍惦记得不行,第二天再去。
这样一来,外国阅览室,要多爆棚就可想而知,天天人满为患,从早到晚。
苏亦说,隔壁阅览室,人确实多,就没有一天不爆满的,要提前占位,不然,确实挤不进去。
黎新叶解释,我们是刚去城里的新华书店逛回来,下午不知道什么,就过来图书馆这边了,英华跟晓萍姐几乎天天泡在那里,每天都在看世界名著,可让人羡慕了,而且,她们的英文很好,看书又很快,尤其是晓萍姐一会儿就看完一本。我慢死了,特着急。..
这就是这个时代北大才女们的焦虑了。
苏亦说,不用羡慕,大家的基础不一样,王晓萍父母是中科院的,家学渊博,会外文不奇怪。而且,她们估计未来还打算出去留学,因此,比较注重这一块。
啊!黎新叶被他说愣住了,我怎么不知道啊?
苏亦解释,我瞎猜的,现在英语突然变得重要了。@·无错首发~~不过大家都想要出去。到时候,开放了,大家应该都有机会出去外面读书了。
查英华跟王晓萍两女,未来都去美国留学了。尤其是查英华,这姑娘大四的时候,连北大的毕业证都不拿,就直接拿着奖学金去美国留学。
不过当年这些向往美利坚优渥条件的北大学子,最终大部分都返回国内。
至于是灰溜溜的回来,还是荣归故里就不得而知了。
苏亦望向黎新叶,你有留学的打算吗?
黎新叶连忙摇头,没有,我学中文的,去外国留学能干啥啊?
苏亦笑,可以学外国文学啊,文学都是相同的,甚至,还可以去外国学中国文学。
前世,好多学术混子都这么干。
不过想要在外国著名学府混到汉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也不容易。
没有想到这姑娘拒绝的很干脆,不要,咱们北大就挺好。
嗯,咱们北大就挺好。
是的,要不是来北大,哪里认识你。
哈哈!
苏亦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让其他人纷纷侧目。
嘘!
黎新叶都要比一个噤声的手势了。
这种情况,确实不合适在阅览室待了。
咱们出去走一走吧。
这一次,是黎新叶提议。
苏亦指着她手中的杂志,不看了?
黎新叶摇头,不看了,又不是外国名著,这边阅览室,随时都可以过来。
苏亦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人民文学复刊以后,就迅速恢复它行业大佬的地位,是每一个中文系学子的梦想所在,谁都自己的文章能被人民文学收录。
其中难度比苏亦他们的文章比考古杂志发表还难。
因为人民文学每天都来稿太多了。
就算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想要在上面发表文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个年代,人民文学好像已经开启中国伤痕文学的大门。
再过几年,伤痕文学大火,紧接着又是反思文学,都是这个时代的烙印。
苏亦闲暇的时候,也翻一翻,不过现在,黎新叶显然没有这个心思了。
至始至终,这姑娘连杂志的扉页都没有翻看。
秋日的午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