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铁口直断(2/3)
离开了村子,往西南方向走了约莫七八里路,竟是看到余泉水在不远处等候,见到我们,二话没说,低着头念叨一句“我在前面给你们带路,把你们带出山!”说完,便是一个人低着头走在前面,不再和我们多说一句话。
我倒是很想好好的和余泉水说说话道个别,可话到嘴边,看着他那孤寂的背影,尽显一抹悲凉,不禁把话又憋了回来。不如随了他的心愿,让他完成他想要完成的使命,至此后,便心无挂碍……一连走了五十多里山路,余泉水总算把我们带出了这片深山老林。只是在出山的路口前,余泉水依旧低着头,似乎很想说点什么。
“余大叔,你想说什么就说吧。”我看在眼里,心里不免着急。
余泉水执拗了半天,才算颤声说道:“我知道你们修道的人都很有本事,听说还能去地府,如果,如果你们有一天去了地府,如果……如果偶遇到我闺女翠翠……请你们转告她,我,我从来没想过要把她赶出家门,她永远都是我的好闺女……”话说到一半,余泉水已经是泣不成声,而说到最后,余泉水头也不回的回去了。
就在余泉水的背影即将远去时,我大声的说道:“余大叔,你放心,如果有那一天,我们一定会帮你转告的!而且翠翠也一定会明白你的苦心,你要保重啊!”话说完,我眼眶微微红润,或许世上最为感动人心的,不是什么山盟海誓,也不是什么海枯石烂,而是最为纯粹、最为简单,更是最难以割舍的亲情!
回过头,我挥袖抹了一把眼泪,跟随着师父迈步而去。
十三天后,我和师父踏进了川地。
川地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富庶之地,尤其是在古代,乃兵家必争之山河。而我和师父路经的第一个镇,大庆镇,就是一个带着深深的传统古蕴,这里的建筑大多还保留着古时的风貌,街道两旁,尽皆是青砖琉璃瓦的统一结构,包括那些店铺商号门前挂的幌子,也颇具考究。而且此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再加上风景秀丽,山河如画,实在是让人流连忘返!
距离峨眉山,还有几百里路,兴许再有个几天的路程便能赶到。而前面十几天的时间,由于那天佑村的村民们赠送了一大堆的干粮,一路上,师父愣是没让停下来歇息,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山泉水,一口气给赶到了这里。我现在都有点后悔接受那么多的馈赠,不然我在路上兴许还能歇息个几次。
说也巧合,在镇上竟是遇到了师父的一个熟人。此人名叫杨天禄,与其说师父和杨天禄熟识,倒不如说是杨天禄一直记着师父。八年前师父在东北一带寄魂时,遇到当时的杨天禄去东北收山货,那次差点要了杨天禄的命,因为寒症发作,而引发一场恶疾,幸得师父悉心调药,将杨天禄的命给救了回来。从那以后,杨天禄感念师父的救命大恩,便入了药材行当,遍寻名药,低价销售,普济苍生。
这改了行,做了药材生意,一做就做了八年之久,说也奇怪,杨天禄自此便把生意越做越大,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俨然成了独占鳌头的药材行老字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