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惨淡!! 双方战力的对比(3/3)
至于地面部队的情报张铭就不需要细听了,其实他大部分也都已经在来的路上从郑亮那里弄清楚了,国军方面参战的是张治中将军指挥的第九集团军,其主要组成部队是:
第八十七师,师长是王敬久,下辖第二五九旅,旅长沈发藻、第二六一旅,旅长刘安祺;
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下辖第二六二旅,旅长彭巩英、第264旅,旅长黄梅兴;
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和鼎;dú • lì第二旅,旅长钟松;
第五十七师的第一六九旅;
上海保安总团,总团长吉章简;
上海警察总队,警察局长蔡劲军,还有三团、八团、十团这三个炮兵团。
张铭他们地面部队所能仰仗的就只有国军的王牌主力部队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和第三十六等几个德械师了。
其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是1936年由德国顾问训练的教导第一、第二师改编而成的。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直属分队有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营、通信营、辎重营、卫生队和特务连等。全师共一万零九百二十三人,步枪三千八百余支、轻重机枪三百二十八挺、各式火炮和迫击炮四十六门、掷弹筒二百四十三具。
其中第八十八师还配属有一个战车防御炮兵连。第五十六师,系北伐战争时由皖军马祥斌部和闽军吴新田部改编,卢沟桥事变后自福建开至上海,全师下辖三个旅,共计八千一百七十人,装备较差,战斗力较弱。
以上这些就是张铭知道的前期位于淞沪地区的中方陆军的总兵力,大约是五万人左右。
随后国军的军事委员会随后下令,将苏浙边区公署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张发奎,下辖第六十一、第六十二、第五十五、第五十七师和dú • lì第四十五旅、炮兵第二旅。划定的作战区域为:以自西向东流入黄浦江的苏州河一线为界,北为第九集团军,南为第八集团军。
“难搞啊!”
张铭看着四周头顶上不断变化的各种讯息,心中一时间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这大战即将爆发时,单纯从中日双方在淞沪地区的军力对比数据上上看,中方军队在陆、海、空军的武器装备上远落后于日军,海军方面甚至基本上没有对抗的可能,空军方面只能说是略占优势,因为日军航母暂时能够投入的战机有限,且中方空军由于距离基地较近补给便捷,可惜的是中方战机纯靠进口,打一架就少一架。那么唯一有优势的就是在中方地面部队军队方面了,步兵数量是占有绝对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