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翻倍(2/4)
毕竟恐惧源于未知。
至于李世民口中的民间士族,略微思索后,李承乾有了猜测。
士,代表着文人。
民间,则是朝堂之外。
合起来便是朝堂之外的文人。
嗯,大唐这样的文人极多,几乎出自大部分山东士族与五姓七望。
这也是李世民一直以来实行打压政策的效果,这部分人都没进入朝堂。
而此刻,李承乾也明白了李世民的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考较。
不就是为何要防着士族,不就是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不就是历史上李世民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事情嘛。
李承乾心中一声轻笑,脑海顿时浮现出前世看得那些研究论文。
微微一整理,四万八千二百一十四字的感言已准备就绪。
“阿耶,孩儿认为,士族可用,但也要防。”李承乾自信颔首道。
“哦,如何防?”李世民挑眉道。
“降低士族为官者职位上限,减少朝堂内士族出身的文人比例。”李承乾道出了两个核心点。
这也是李世民对他们所使用的手段,慢刀子割肉。
纵观贞观年间,士族出身的文人少有在朝堂能够占据高位的,哪怕因各方平衡出了个萧瑀,但也遭六次罢相。
但是,如果在把目光往下看,就能发现有许多县令县丞这一级别的官员,多为士族文人担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不选当地望族的人担任一官半职,那空降的县令完全镇不住场子。
不过士族文人也不傻,自然能看出李世民的险恶用心。
可县令县丞好歹也是一个区域的一二把手,自家人担任也能有些好处在,总比真来个外人要过的舒坦。
局势大约就这么维持着平衡,双方的博弈则在另一个层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