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没有意见的意见(4/4)
孙暹接口道,
“要真是这样,申时行和那些在朝中有援的海商对朝廷开海一事作壁上观便更解释得通了,尤其是潞王爷,慈圣老娘娘一直是同前朝朝臣一起支持皇长子的,潞王爷一定是从慈圣老娘娘那里听到了甚么,才会如此坚决地拒绝为皇爷经办海贸。”
“按照如今的财政情形来看,朝廷再议放开藩禁是迟早之事,潞王爷若是有心,接下开海这桩差事,为宗室当个表率,岂不更好?可潞王爷偏偏就不领情,不过若是其中涉及国本之争,潞王爷此举,却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不知贵妃娘娘是否知道皇爷的这一番用心,若是贵妃娘娘知道,咱们或许可以想个办法,让贵妃娘娘来劝劝皇爷……”
张诚抬手道,
“不对,孙秉笔,我朝祖制,后宫不得干政,贵妃娘娘即使知道,或是心存疑虑,在皇爷面前也得装作不知道,如何会为咱们开口劝谏呢?”
“慈圣老娘娘能光明正大地为潞王爷打算,那是因为要保命,可贵妃娘娘却不能理直气壮地为皇三子筹谋,那就成了争命了,命里带的东西是不能争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贵妃娘娘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而且现在轮船招商局的筹建才刚刚开了一个头,皇爷还没对前朝下甚么手呢,贵妃娘娘就是想劝,也找不到具体事由啊,难道贵妃娘娘还能比皇爷更有先见之明吗?那是绝不能够啊,所以即使咱们寻人去说动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也不会,更不能为我们劝谏皇爷,这是显而易见之事。”
孙暹这时道,
“既然如此,咱们干脆就不妨将这开海一事直接牵扯到国本之争上,商人最怕政治,若是宗主爷的前几个方法都失败了,这国本就是咱们最后的武器。”
张诚想了一想,道,
“这已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不过若是咱们能通过戚家军就让皇爷重新考虑是否改革马政,抑或是那范明能自己知难而退,我们也不必费心将国本的这池子水搅得更混。”
孙暹敬服道,
“宗主爷说得很是。”
就在二人谈话间,先前被张诚打发去门外的小太监又折返了回来,小心翼翼地朝张诚禀告道,
“宗主爷,皇爷在殿中唤您呢,您赶紧过去罢。”
张诚颔了颔首,转头对孙暹道,
“行了,孙秉笔,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我都知道了,你这就先回司礼监罢。”
这通话说罢,张诚便从座椅上站了起来,他一抖筋骨,通身的那副“老爷”气派霎那间又消失了。
就像朱翊钧观察的那样,张诚的一切生理症状都不是伪装,他的每一个举动,无论是赔笑、磕头还是感动流泪,都是如此得真诚而发自内心。
于是此刻他的脸上忽然又浮现出那种庸常而卑琐的神情,好像他生来就一向习惯于当奴才,毕生的志向就是唯诺着服从于紫禁城中的九五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