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洋人有甚么了不起(4/4)
“即使是蒙元之时,也没有一个外国人来中国,随便就能当两层官的道理啊。”
朱翊钧闻言一愣,心中忽然涌上了一阵难以言道的感慨。
自己真是受近代史影响太深了,以致于一听到洋人,就先入为主地觉得人家肯定比中国人厉害得多。
朱翊镠虽然有着独属于特权阶级的自高自大,但他却能用一种比自己更加客观的视角去审视西方人。
晚明的中国人当然应该和西方人是平等的。
既然是平等的,怎么能让西方人直接跳过竞争激烈的科举,而直接授以官职呢?
“四弟说得不错。”
朱翊钧反省完毕,认真朝朱翊镠回道,
“科举是我大明最为公正的考试,朕不能把原本属于我大明子民的做官名额随意就拨给洋人。”
朱翊镠笑道,
“皇上说得是,据臣所见,那些传教士虽然取了中文名,但实则是为了去周边小国方便传教,而非真心仰慕我中华文化。”
“洋人贪势幕强,只要我大明一直受诸国朝拜,皇上又何惧洋人不愿为我大明效力呢?”
“臣听闻如今欧罗巴小国林立,彼此之间纷争不断,莫说我大明国富兵强,就是毗邻的倭国小邦,也能让洋人俯首帖耳,不敢违逆。”
朱翊钧心道,这话怎么和我在现代看到的晚明历史有些不同啊。
“哦?是吗?”
朱翊钧故作好奇道,
“那倭国是怎么让洋人俯首帖耳的?”
朱翊镠笑道,
“臣于广东听闻,就在不久之前,那倭国九州的一个小小大名,还支使了耶稣会的洋人,让传教士带领了一支倭国使团,千里迢迢地去欧罗巴觐见国王。”
“皇上且想,一个倭国的大名就能把传教士使唤得团团转,何况皇上……”
朱翊钧心下一顿,蓦地接口道,
“倭国九州的大名?”
朱翊镠点头道,
“是啊,据说是倭国九州的大友宗麟。”
朱翊钧豁然开朗,这支在万历时期就游遍欧洲各国、成功觐见罗马教皇的日本使团,就是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天正遣欧少年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