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唐要大力发展基础建设(3/4)
长孙无忌很是赞同李世民的话。
“陛下不必以法家来治国,但是却可以以律法来治国,臣建言,大唐的律法可以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要昭告万民。”
通过蒙毅和公子扶苏还有王承恩这三人的讲解,长孙无忌知道仙师似乎最为注重依法治国。
大宋的包青天可是时长被仙师拿来做典型。
倒是熟知大宋历史的赵构,也怀疑自己这祖上的历史,是不是被修改了。
那个包拯,真的有仙师说的那么高风亮节,那么的邪乎吗?
“明朝有一个锦衣卫和东厂,我大唐有刑部和大理寺,倒是也算是相得益彰。”
李世民想了一想,觉得不直接以法家治国,却也可以加强刑部和大理寺的权柄。
“律法的确需要修改,当初仙师点化朕的时候,就说过,律法的存在就像是一把刀,悬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告诉他们,不能违法。
如今大唐的律法还是太过浅薄了,不过,真要是开始修改,那就不能只有那些大儒来修改。”
李世民喝了一杯茶,看着长孙无忌,说道:“下一次,朕亲自请教仙师。”
长孙无忌自然是赞成。
知晓过去和未来的仙师,必然会有一个很完美的律法。
“至于墨家,如今大唐的工匠比较多,陛下只要是稍微奖赏一下,那些有功劳的工匠。
想来会有更多的工匠愿意为陛下修建都城,也会有更多人愿意成为工匠。”
长孙无忌再一次建言道。
他的这些想法,其实已经和李世民心中的一些想法,有一些不谋而合。
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进入过民宿,和始皇帝等人一起接受了楚风的指点。
然后他们又坐在一起论道。
这收获都是差不多。
大唐的图书馆,吸引了天下很多学子前来长安求学。
也就让长安城的人口一下子增多了不少,这个长安城的市场也就更加活跃了。
这就是经济效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