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51区(3)(3/4)
不过现在项目负责人是奥托.哈恩,应该不会出现那样的错误。
又讨论了一些其他问题,雅尼克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早知道这样当初多看点相关知识好了。
勉励了一番之后雅尼克离开这里,继续前往下一个实验室。反正来都来了就转一转。
雷达、人工橡胶、步话机、夜视仪、无线电制导系统、尼龙、近炸引信、青霉素……这里的每一项研究都能影响到将来的战争进程。
“钱恩博士,有什么进展吗?”负责青霉素项目的是钱恩。
至于青霉素的问世,大家也是耳熟能详。
有一天弗莱明将众多培养基未经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试验台阳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了。等他回来之后发现其中一只培养皿里竟长出了一团青绿色的霉毛。显然,这是某种天然霉菌落进去造成的。正要将其清洗干净的弗莱明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把它拿到显微镜下去看看。
结果他激动的发现霉斑附近葡萄球菌死了!他便立即动手大量培养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将培养液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结果,葡萄球菌在几小时之内全部死亡。将滤液冲稀800倍,再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它居然仍能杀死葡萄球菌!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他的热情也随之凉了下来。在他转向其它研究项目之前,他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上述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后来在牛津就读的钱恩调查研究弗莱明关于溶菌酶的发现时,偶尔发现了弗莱明对青霉素所进行的研究。他与弗洛里一起开始对青霉素进行提纯实验;并同弗莱明一起分享了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不过这时空的佛莱明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雅尼克派了个特工,趁他出门休假之时一把火烧掉了他的实验室。等到弗莱明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烧成灰烬的实验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